Linux内核网络栈1.2.13-socket.c函数概述

参考资料
<<linux内核网络栈源代码情景分析>>
socket常用函数概述

根据socket提供的常用的库函数,socket,read,write等函数,

执行的过程
inet协议的注册流程

在上文中分析过了在设备的初始化过程中,会调用sock_init函数初始化,在该函数中又会调用proto_init函数进行初始化,在proto_init函数中会调用inet对应的初始化函数inet_proto_init,该函数如下;

void inet_proto_init(struct net_proto *pro)
{
	struct inet_protocol *p;
	int i;


	printk("Swansea University Computer Society TCP/IP for NET3.019\n");

	/*
	 *	Tell SOCKET that we are alive... 
	 *  ÏòSOCKETÄ£¿é×¢²áЭÒé´Ø
	 */
   
  	(void) sock_register(inet_proto_ops.family, &inet_proto_ops); 		// 注册tcp/ip协议对应的协议操作函数

  	seq_offset = CURRENT_TIME*250;

	/*
	 *	Add all the protocols. 
	 */
	 
	for(i = 0; i < SOCK_ARRAY_SIZE; i++) 
	{
		tcp_prot.sock_array[i] = NULL;
		udp_prot.sock_array[i] = NULL;
		raw_prot.sock_array[i] = NULL;
  	}
	tcp_prot.inuse = 0;
	tcp_prot.highestinuse = 0;
	udp_prot.inuse = 0;
	udp_prot.highestinuse = 0;
	raw_prot.inuse = 0;
	raw_prot.highestinuse = 0;

	printk("IP Protocols: ");
	for(p = inet_protocol_base; p != NULL;)  							// 添加协议到链表尾部
	{
		struct inet_protocol *tmp = (struct inet_protocol *) p->next;
		inet_add_protocol(p);
		printk("%s%s",p->name,tmp?", ":"\n");
		p = tmp;
	}
	/*
	 *	Set the ARP module up
	 */
	arp_init(); 													// arp模块初始化
  	/*
  	 *	Set the IP module up
  	 */
	ip_init(); 														// ip模块初始化
}

首先会调用sock_register函数注册协议到列表pops中,

int sock_register(int family, struct proto_ops *ops)
{
	int i;

	cli(); 									// 禁止中断
	for(i = 0; i < NPROTO; i++)  			// 遍历最大的协议包含数量
	{
		if (pops[i] != NULL)  				// 如果该位置内容不为空则下一个
			continue;
		pops[i] = ops; 						// 找到为空的位置,讲该函数操作方法设置进去
		pops[i]->family = family; 			// 设置该协议的family
		sti(); 								// 打开中断并返回
		return(i);
	}
	sti(); 									// 打开中断
	return(-ENOMEM); 						// 返回出错
}

此时我们查看传入的inet_proto_ops操作集合;

static struct proto_ops inet_proto_ops = {
	AF_INET,

	inet_create,				// 创建
	inet_dup,
	inet_release, 				// 释放
	inet_bind, 					// 绑定
	inet_connect, 				// 连接
	inet_socketpair,
	inet_accept,				// 接受
	inet_getname, 
	inet_read, 					// 读数据
	inet_write, 				// 写数据
	inet_select, 				// 检查套接字
	inet_ioctl,
	inet_listen, 				// 监听队列
	inet_send, 					// 发送数据
	inet_recv, 					// 接受数据
	inet_sendto,
	inet_recvfrom,
	inet_shutdown, 				
	inet_setsockopt, 			// 设置socket配置参数
本PDF电子书包含上下两册,共1576页,带目录,高清非扫描版本。 作者: 毛德操 胡希明 丛书名: 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1章 预备知识 1.1 Linux内核简介. 1.2 Intel X86 CPU系列的寻址方式 1.3 i386的页式内存管理机制 1.4 Linux内核源代码中的C语言代码 1.5 Linux内核源代码中的汇编语言代码 第2章 存储管理 2.1 Linux内存管理的基本框架 2.2 地址映射的全过程 2.3 几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和函数 2.4 越界访问 2.5 用户堆栈的扩展 2.6 物理页面的使用和周转 2.7 物理页面的分配 2.8 页面的定期换出 2.9 页面的换入 2.10 内核缓冲区的管理 2.11 外部设备存储空间的地址映射 2.12 系统调用brk() 2.13 系统调用mmap() 第3章 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3.1 X86 CPU对中断的硬件支持 3.2 中断向量表IDT的初始化 3.3 中断请求队列的初始化 3.4 中断的响应和服务 3.5 软中断与Bottom Half 3.6 页面异常的进入和返回 3.7 时钟中断 3.8 系统调用 3.9 系统调用号与跳转表 第4章 进程与进程调度 4.1 进程四要素 4.2 进程三部曲:创建、执行与消亡 4.3 系统调用fork()、vfork()与clone() 4.4 系统调用execve() 4.5 系统调用exit()与wait4() 4.6 进程的调度与切换 4.7 强制性调度 4.8 系统调用nanosleep()和pause() 4.9 内核中的互斥操作 第5章 文件系统 5.1 概述 5.2 从路径名到目标节点 5.3 访问权限与文件安全性 5.4 文件系统的安装和拆卸 5.5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5.6 文件的写与读 5.7 其他文件操作 5.8 特殊文件系统/proc 第6章 传统的Unix进程间通信 6.1 概述 6.2 管道和系统调用pipe() 6.3 命名管道 6.4 信号 6.5 系统调用ptrace()和进程跟踪 6.6 报文传递 6.7 共享内存 6.8 信号量 第7章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 7.1系统调用socket() 7.2函数sys—socket()——创建插口 7.3函数sys—bind()——指定插口地址 7.4函数sys—listen()——设定server插口 7.5函数sys—accept()——接受连接请求 7.6函数sys—connect()——请求连接 7.7报文的接收与发送 7.8插口的关闭 7.9其他 第8章设备驱动 8.1概述 8.2系统调用mknod() 8.3可安装模块 8.4PCI总线 8.5块设备的驱动 8.6字符设备驱动概述 8.7终端设备与汉字信息处理 8.8控制台的驱动 8.9通用串行外部总线USB 8.10系统调用select()以及异步输入/输出 8.11设备文件系统devfs 第9章多处理器SMP系统结构 9.1概述 9.2SMP结构中的互斥问题 9.3高速缓存与内存的一致性 9.4SMP结构中的中断机制 9.5SMP结构中的进程调度 9.6SMP系统的引导 第10章系统引导和初始化 10.1系统引导过程概述 10.2系统初始化(第一阶段) 10.3系统初始化(第二阶段) 10.4系统初始化(第三阶段) 10.5系统的关闭和重引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