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类文件结构

Class类文件的结构

位:(bit):是计算机 内部数据 储存的最小单位,11001100是一个八位二进制数。
字节:(byte):是计算机中 数据处理 的基本单位,习惯上用大写 B 来表示,1B(byte,字节)= 8bit(位)。
字符:是指计算机中使用的字母、数字、字和符号,1字符 = 2字节。

Class文件是一组以8位字节为基础单位的二进制流,各个数据项目严格按照顺序紧凑的排列在Class文件中,中间没有任何分隔符号;
Class文件结构中只有两种数据类型:无符号数和表;
无符号数属于基本的数据类型,以u1、u2、u4和u8分别代表1个字节、2个字节、4个字节和8个字节的无符号数;
表是由多个无符号数或其他表作为数据项构成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表都以 “_info” 结尾。

  1. 魔数与Class文件的版本
    每个Class文件的头4个字节称为魔数(magic),唯一作用是用于确定这个文件是否为一个能被虚拟机接受的Class文件(即身份识别)。
    4个字节魔数后面存储的是Class问价的版本号:第5和第6字节是次版本号(minor_version),第7和第8字节是主版本号(major_version)

  2. 常量池
    主次版本号之后的是常量池入口;由于常量池中常量的数量是不固定的,所以需要先放置一项u2类型的数代表常量池容量计数值(constant_pool_count),计数从1开始其他集合类型都是从0开始;
    常量池中主要存放两大类常量:字面量(如文本字符串、被声明为final的常量值等)和符号引用(类和接口的权限定名、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常量池中的每一项常量都是一个表,共有11中结构各不相同的表结构数据,11种表的共同特点是表开始的第一位是一个u1类型的标志位


  3. 访问标志
    常量池结束之后紧接着的2个字节代表访问标志,用于识别类或接口层次的访问信息,包括:这个Class是类还是接口、是否定义为public类型、是否定义为abstract类型、如果是类的话是否被声明为final,等等。

标志名称标志值含义
ACC_PUBLIC0x0001是否为Public类型
ACC_FINAL0x0010是否被声明为final,只有类可以设置
ACC_SUPER0x0020是否允许使用invokespecial字节码指令的新语义.
ACC_INTERFACE0x0200标志这是一个接口
ACC_ABSTRACT0x0400是否为abstract类型,对于接口或者抽象类来说,次标志值为真,其他类型为假
ACC_SYNTHETIC0x1000标志这个类并非由用户代码产生
ACC_ANNOTATION0x2000标志这是一个注解
ACC_ENUM0x4000标志这是一个枚举
  1. 类索引、父类索引与接口索引集合
    类索引(this_class)和父类索引(super_class)都是一个u2类型的数据,而接口索引集合(interfaces)是一组u2数据类型的集合;

  2. 字段表集合

全限定名:如 cn/com/gnnt/test3/TestClass 即把类全名中的“.”替换为“/”
简单名称:没有类型和参数修饰的方法或字段名,如 sum()方法和 int i 的简单名称为“sum”和“i”
描述符:用来描述字段的数据类型、方法的参数类型(包括数量、类型及顺序)和返回值;描述方法时按先参数列表后返回值的顺序,如void add(int a,int b) 记录为 (II)V
如下表是描述符标识字符含义表

标识字符含义
Bbyte
Cchar
Ddouble
Ffloat
Iint
Jlong
Sshort
Zboolean
Vvoid
L对象类型,如Ljava/lang/Object
[数组类型,如 java.lang.String[][] 记录为[[Ljava/lang/String; int[] 记录为 [I

 字段表(field_info)用于描述接口或类中声明的变量,包含的信息有:字段作用域(public、protected、private)、是类级别变量还是实例级别变量(static修饰符)、可变性(final)、并发可见性(volatile修饰符,是否强制从主内存读写)、可否序列化(transient)、字段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数组、对象)、字段名称。

①字段修饰符放在access_flags中

②name_index和descriptor_index都是对常量池的引用,分别代表字段的简单名称和字段的描述符;
③attributes 表示字段在属性表中存放的的额外信息,如“int a = 123”那就在属性表中存放一项名为ConstantValue的属性,其值指向常量123。

  1. 方法表集合
    和字段表类似

    ①访问标志(access_flags)

    ②方法里的java代码,经过编译器编译成字节码指令之后,存放在方法属性表集合中一个名为“Code”的属性里面。

  2. 属性表集合
     与Class文件中其他的数据项目要求严格的顺序、长度和内容不同,属性表集合的限制稍微宽松了一些,不再要求各个属性表具有严格顺序,并且只要不与已有属性名重复,任何人实现的编译器都可以向属性表具有严格顺序,并且只要不与已有属性名重复,任何人实现的编译器都可以向属性表中写入自己定义的属性信息,Java虚拟机运行时会忽略掉他不认识的属性。为了能正确解析Class文件,《java虚拟机规范》预定义21项虚拟机实现应当能识别的属性,具体内容见下表。下文中将对其中一些属性中的关键常用的部分进行讲解。

属性名称使用位置含义
Code方法表Java代码编译成的字节码指令
ConstantValue字段表final关键字定义的常量值
Deprecated类、方法表、字段表被声明为deprecated的方法和字段
Exceptions方法表方法抛出的异常
EnclosingMethod类文件仅当一个类为局部类或者匿名类时才能拥有这个属性,这个属性用于标识这个类所在的外围方法
InnerClasses类文件内部类列表
LineNumberTableCode属性Java源码的行号与字节码指令的对用关系
LocalVariableTableCode属性方法的局部变量描述
StackMapTableCode属性JDK1.6中新增的属性,供新的类型检查验证器(Type Checker)检查和处理目标方法的局部变量和操作数栈所需要的类型是否匹配
Signature类、方法表、字段表JDK1.5中新增的属性,这个属性用于支持泛型情况下的方法签名,在Java语言中,任何类、接口、初始化方法或成员的泛型签名如果包含了类型变量(Type Variables)或参数化类型(Parameterized Types),则Signature属性会为他记录泛型签名信息。由于Java的泛型采用擦除法实现,在为了避免类型信息被擦出后导致签名混乱,需要这个属性记录泛型中的相关信息
SourceFile类文件记录源文件名称
SourceDebugExtension类文件JDK 1.6中新增的属性,SourceDebugExtension属性用于存储额外的调试信息,譬如在进行JSP文件调试时,无法同构Java堆栈来定位到JSP文件的行号,JSR-45规范为这些非Java语言编写,却需要编译成字节码并运行在Java虚拟机中的程序提供了一个进行调试的标准机制,使用SourceDebugExtension属性就可以用于存储这个标准所新加入的调试信息
Synthetic类、方法表、字段表标识方法或字段为编译器自动生成的
LocalVariableTypeTableJDK 1.5中新增的属性,他使用特征签名代替描述符,是为了引入泛型语法之后能描述泛型参数化类型而添加
RuntimeVisibleAnnotations类、方法表、字段表JDK 1.5中新增的属性,为动态注解提供支持。RuntimeVisibleAnnotations属性用于指明哪些注解是运行时(实际上运行时就是进行反射调用)可见的
RuntimeInVisibleAnnotations类、方法表、字段表JDK 1.5新增的属性,与RuntimeVisibleAnnotations属性作用刚好相反,用于指明哪些注解是运行时不可见的
RuntimeVisibleParameter Annotations方法表JDK 1.5新增的属性,作用与RuntimeVisibleAnnotations属性类似,只不过作用对象为方法参数
RuntimeInVisibleAnnotations Annotations方法表JDK 1.5中新增的属性,作用与RuntimeInVisibleAnnotations属性类似,只不过作用对象为方法参数
AnnotationDefault方法表JDK 1.5中新增的属性,用于记录注解类元素的默认值
BootstrapMethods类文件JDK 1.7中新增的属性,用于保存invokedynamic指令引用的引导方法限定符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事件触发扩展状态观测器(ESO)的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由N+1辆车组成(1个领头车和N个跟随车),每辆车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空气阻力、滚动阻力等非线性因素及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通过事件触发ESO估计总扰动,基于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分布式控制律,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以减少通信和计算负担。系统还包含仿真主循环、结果可视化等功能模块。该实现严格遵循论文所述方法,验证了观测误差有界性、间距误差收敛性等核心结论。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非线性系统控制、事件触发机制、扩展状态观测器等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实现;②理解事件触发机制如何减少通信和计算负担;③掌握扩展状态观测器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④学习动态面控制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对每个模块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非线性建模优势、ESO核心优势、动态面控制与传统反步法对比、事件触发机制优化等方面。此外,文档还实现了论文中的稳定性分析,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论文的核心结论,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代码进行实践,并关注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内容概要:本文档《c预约面试大全.pdf》汇集了大量C语言及其相关领域的面试问题与解答,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的广泛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C语言的基础语法(如static关键字的作用、指针与引用的区别)、数据结构(如平衡二叉树、链表操作)、算法(如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计算机网络(如TCP/IP协议栈)、操作系统(如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内存管理(如堆栈差异)等方面。此外,还涉及了一些较为复杂的主题,例如位域的应用、编译原理中的预编译概念、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编程实现(如寻找数组中的重复数字、实现约瑟夫环问题等)。每个问题都配有详细的解释或代码示例,旨在帮助求职者全面准备C语言相关的技术面试。 适合人群:正在准备C语言及相关领域(如嵌入式开发、系统编程)工作的求职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但缺乏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深入理解C语言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②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③为参加各类技术面试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其他说明:此文档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大量实战练习的机会,鼓励读者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文档中的问题难度逐步递增,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按需选择。由于C语言是许多高级编程语言的基础,因此这份资料对于想要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学生也非常有价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灬一抹丶清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