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死锁

在数据库的上下文中,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事务无法进行的情况,因为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另一个事务释放资源。

以下是一个可能导致死锁的简化SQL示例:

-- Transaction A
BEGIN;
UPDATE Orders SET Quantity = Quantity - 1 WHERE OrderID = 1;
-- Now Transaction A needs to update Customers
UPDATE Customers SET TotalOrders = TotalOrders + 1 WHERE CustomerID = 1;
COMMIT;

-- Transaction B
BEGIN;
UPDATE Customers SET TotalOrders = TotalOrders - 1 WHERE CustomerID = 1;
-- Now Transaction B needs to update Orders
UPDATE Orders SET Quantity = Quantity + 1 WHERE OrderID = 1;
COMMIT;

如果事务A和事务B同时执行,并且时间安排是这样的,即事务A锁定订单表和事务在事务A有机会提交之前,锁定了Customers表,那么就会发生死锁。

Coffman死锁条件

Coffman条件是由Edward G. Coffman, Jr.首次阐述的,是一组必须都成立的四个条件,才会发生死锁:

1.相互排斥:一次只有一个过程使用资源。
2.占有和等待:一个过程占有一个或多个资源,并等待获取其他进程当前占有的额外资源。
3.无抢占:持有资源的过程是唯一可以自愿释放它的过程。
4.循环等待:一组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在等待另一个过程持有的资源。

防止这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成立,可以防止死锁。例如,为了防止占有和等待,你可以要求进程在启动之前(或在开始一组特定的操作之前)请求它们需要的所有资源。这通常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一个过程不会提前知道它需要的所有资源。

死锁检测和恢复

在这种策略中,系统定期检测数据库是否存在死锁。如果系统检测到死锁,它必须从死锁中恢复过来,通常是通过中止其中一个事务并回滚其更改。大多数现代DBMS,如MySQL和PostgreSQL,都内置了自动死锁检测机制。它们使用一个周期检测算法,检查锁管理器的数据结构中是否存在等待循环(死锁)。然而,处理死锁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良好的应用设计和事务管理。这包括尽可能短的事务,跨不同事务以一致的顺序访问对象,以及尽可能使用较低的隔离级别。

死锁管理的配置

在PostgreSQL中,有一个名为deadlock_timeout的配置参数,用来设置在检查死锁之前等待锁的时间。如果系统检测到死锁,它会回滚其中一个事务并返回错误。在MySQL中,系统会自动检测InnoDB(默认的存储引擎)中的死锁,并通过回滚事务来解决它们。如果innodb_print_all_deadlocks配置设置为ON,那么可以在错误日志中找到死锁的详细信息。

参考资料
数据库死锁:原因和解决办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