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软件编程最好的方式是 : 看官方文档,不断实践官方文档所说的!
有句话经典的概括了这段代码的意义:
“Make a script both importable and executable”
意思就是说让你写的脚本模块既可以导入到别的模块中用,另外该模块自己也可执行。
这句话,可能一开始听的还不是很懂。下面举例说明:
先写一个模块:
1 2 3 4 5 |
|
这个函数定义了一个main函数,我们执行一下该py文件发现结果是打印出”we are in __main__“,说明我们的if语句中的内容被执行了,调用了main():
但是如果我们从另我一个模块导入该模块,并调用一次main()函数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1 2 3 |
|
其执行的结果是:we are in module
但是没有显示”we are in __main__“,也就是说模块__name__ = '__main__' 下面的函数没有执行。
这样既可以让“模块”文件运行,也可以被其他模块引入,而且不会执行函数2次。这才是关键。
总结一下:
如果我们是直接执行某个.py文件的时候,该文件中那么”__name__ == '__main__'“是True,但是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py文件通过import导入该文件的时候,这时__name__的值就是我们这个py文件的名字而不是__main__。
这个功能还有一个用处:调试代码的时候,在”if __name__ == '__main__'“中加入一些我们的调试代码,我们可以让外部模块调用的时候不执行我们的调试代码,但是如果我们想排查问题的时候,直接执行该模块文件,调试代码能够正常运行!
延伸阅读:
每个python模块(python文件)都包含内置的变量__name__,模块的 __name__ 在通过标准输入、脚本文件或是交互式命令读入的时候会等于 "__main__"
,当被引入到其他模块被执行的时候,__name__等于该文件包名+文件名(被引入的)。
通俗的理解__name__ == "__main__"
:假如你叫小明.py,在朋友眼中,你是小明(__name__ == "小明")
;在你自己眼中,你是你自己(__name__ == "__main__")
。
不同于c/c++/java有统一的程序入口函数main(),而Python则不同,它属于脚本语言,不像编译型语言那样先将程序编译成二进制再运行,而是动态的逐行解释运行。也就是从脚本第一行开始运行,没有统一的入口。
一个Python源码文件(.py)除了可以被直接运行外,还可以作为模块(也就是库),被其他.py文件导入。不管是直接运行还是被导入,.py文件的最顶层代码都会被运行(Python用缩进来区分代码层次),而当一个.py文件作为模块被导入时,我们可能不希望一部分代码被运行。
参考:http://www.dengfeilong.com/post/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