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前段与后端】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vicky2810/article/details/60580404

转载  2017年03月06日 15:57:46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问题出发,引入接口测试的相关内容并与前端测试进行简单对比,总结两者之前的区别与联系。但该部分只交代了怎么做和如何做?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做?

  第部分:主要介绍为什么要做接口测试,并简单总结接口持续集成和接口质量评估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

首先,在做接口测试的过程中,经常有后端开发会问:

  1. 后端接口都测试什么?怎么测的?
  2. 后端接口测试一遍 ,前端也测试一遍,是不是重复测试了?

      于是,为了向开发解释上述问题,普及基本的测试常识,特意梳理了接口测试的相关内容以及其与前端测试的区别,使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在测试这件上达成基本的共识,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从而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

 

然后,我们试着回答上面的问题:

问题1.1、后端接口都测试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接口测试活动内容的角度下手,看一下面这张图,基本反应了当前我们项目后端接口测试的主要内容:

 

问题1.2、我们怎么做接口测试?

  –由于我们项目前后端调用主要是基于http协议的接口,所以测试接口时主要是通过工具或代码模拟http请求的发送与接收。工具有很多如:postman、jmeter、soupUI、Java+httpclient、robotframework+httplibrary等。

 

问题2、后端接口测试一遍 ,前端也测试一遍,是不是重复测试了?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对比接口测试和app端测试活动的内容,如下图为app测试时需要覆盖或考虑内容:

   从上面这两张图对比可以看出,两个测试活动中相同的部分有功能测试、边界分析测试和性能测试,其它部分由于各自特性或关注点不同需要进行特殊的测试,在此不做讨论。接下来我们针对以上三部分相同的内容再进行分析:

1、基本功能测试:

  由于是针对基本业务功能进行测试,所以这部分是两种测试重合度最高的一块,开发同学通常所指的也主要是这部分的内容。

2、边界分析测试:

  在基本功能测试的基础上考虑输入输出的边界条件,这部分内容也会有重复的部分(比如业务规则的边界)。但是,前端的输入输出很多时候都是提供固守的值让用户选择(如下拉框),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的边界范围就非常有限,但接口测试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限制,相对来说接口可以覆盖的范围更广,同样的,接口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更高。

 3、性能测试:

  这个比较容易区分,虽然都需要做性能测试,但关注点确大不相同。App端性能主要关注与手机相关的特性,如手机cpu、内存、流量、fps等。而接口性能主要关注接口响应时间、并发、服务端资源的使用情况等。两种测试时的策略和方法都有很大区别,所以这部分内容是需要分开单独进行测试的,理论上来说这也是不同的部分。

 

综论:

      1、接口测试和app测试的活动有部分重复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业务功能测试方面。除此之外,针对各自特性的测试都不一样,需要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才能确保整个产品的质量。

  2、接口测试可以关注于服务器逻辑验证,而UI测试可以关注于页面展示逻辑及界面前端与服务器集成验证

  

部分:

1、什么是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是测试系统组件间接口的一种测试。接口测试主要用于检测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测试的重点是要检查数据的交换,传递和控制管理过程,以及系统间的相互逻辑依赖关系等。

 

2、为什么要做接口测试?

  a) 如今的系统复杂度不断上升,传统的测试方法成本急剧增加且测试效率大幅下降,接口测试可以提供这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b)  接口测试相对容易实现自动化持续集成,且相对UI自动化也比较稳定,可以减少人工回归测试人力成本与时间,缩短测试周期,支持后端快速发版需求。接口持续集成是为什么能低成本高收益的根源。

  c)   现在很多系统前后端架构是分离的,从安全层面来说:

        1、只依赖前端进行限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系统的安全要求(绕过前面实在太容易), 需要后端同样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从接口层面进行验证。

        2、前后端传输、日志打印等信息是否加密传输也是需要验证的,特别是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等。

 

3、接口测试持续集成:

      对接口测试而言,持续集成自动化是核心内容,通过持自动化的手段我们才能做到低成本高收益。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接口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回归阶段,后续还需要加强自动化的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下面的内容:

  a) 流程方面:在回归阶段加强接口异常场景的覆盖度,并逐步向系统测试,冒烟测试阶段延伸,最终达到全流程自动化。

  b) 结果展示:更加丰富的结果展示、趋势分析,质量统计和分析等

  c) 问题定位:报错信息、日志更精准,方便问题复现与定位。

  d) 结果校验:加强自动化校验能力,如数据库信息校验。

  e) 代码覆盖率:不断尝试由目前的黑盒向白盒下探,提高代码覆盖率。

  f) 性能需求:完善性能测试体系,通过自动化的手段监控接口性能指标是否正常。

 

4、接口测试质量评估标准:

  a) 业务功能覆盖是否完整

  b) 业务规则覆盖是否完整

  c) 参数验证是否达到要求(边界、业务规则)

  d) 接口异常场景覆盖是否完整

  e) 接口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f)  代码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g) 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h) 安全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关于Java在前端后端使用场景及区别的问题。首先,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Java主要用于后端开发,而前端通常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不过,用户提到的引用[1]里提到了Java的前后端分离,后端负责提供接口,前端使用Vue.js或AngularJS等框架。这说明Java在后端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前端负责展示。 接下来要区分前端后端的使用场景。根据引用[1],Java可以开发桌面应用、Web应用、分布式系统等,这都属于后端范畴。而前端更多涉及用户界面,引用中提到前端框架如Vue.js,Java无关。此外,引用[2]提到Java反射机制,这是后端开发中的高级特性,用于处理类方法,进一步说明Java在后端的深度应用。 需要明确Java在前端可能的误区,比如虽然存在Java Applet,但已过时,现代前端不使用Java。同时,后端Java需要前端协作,定义接口参数数据格式,如RESTful API。前后端分离架构中,Java后端提供API,前端通过HTTP请求获取数据。 总结时,要强调Java在后端的优势,如稳定性、多线程处理,而前端使用其他语言。区别方面,职责、技术栈工具链不同,使用场景方面,后端适合业务逻辑处理,前端负责交互展示。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涉及技术选型、前后端协作方式、Java后端框架等,确保问题覆盖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扩展内容。</think>### Java前后端使用场景区别解析 #### 一、Java语言特性定位 Java是典型的后端开发语言,其核心特性如多线程处理、分布式计算、安全性等(引用[1]),使其特别适合构建企业级后端系统。例如Spring框架支持微服务架构,可处理高并发请求: ```java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GetMapping("/users/{id}") public User getUser(@PathVariable Long id) { return userService.findById(id); } } ``` #### 二、前端技术栈组成 现代前端开发主要基于: - 基础三件套:$HTML5+CSS3+ES6$ - 主流框架:$Vue.js/Angular/React$(引用[1]) - 构建工具:$Webpack/Vite$ 典型前端数据获取示例: ```javascript axios.get('/api/users/1') .then(response => { this.user = response.data }) ``` #### 三、核心区别对比表 | 维度 | 前端开发 | Java后端开发 | |------------|------------------------|---------------------------| | 核心职责 | 用户界面交互 | 业务逻辑处理 | | 数据流向 | 接收/展示数据 | 数据库操作/API提供 | | 典型技术栈 | Vue路由管理 | Spring Security鉴权 | | 调试方式 | 浏览器开发者工具 | JUnit单元测试 | #### 四、协作模式解析 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中: 1. 接口定义阶段:使用$OpenAPI$规范定义请求/响应格式 2. 开发联调阶段:通过$Swagger$文档进行接口测试 3. 部署阶段:前端打包为静态资源,后端提供$RESTful$接口 #### 五、Java跨端方案的特殊说明 虽然Java主要定位后端,但存在特殊场景应用: 1. 桌面GUI开发:$JavaFX$可创建跨平台桌面应用 2. 移动开发:通过$Android$开发(基于Java/Kotlin) 3. 历史方案:已淘汰的$Java Applet$浏览器插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