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在运行的生命周期中可能处于6中不同的状态。线程变迁图如下所示:
我觉得并发编程的艺术中图画的不太好,在运行态中,上面是运行中RUNNING,下面是就绪READY状态,这样画容易引起歧义。让人以为执行start()方法后,会进入运行态中的RUNNING状态。其实不是的,start()方法后,是进入READY就绪状态,等待CPU分配执行时间,也就是从下到上的“系统调度”。在本文总结中将READY放在RUNNING上面
图中还有一处问题,Object.join(),Object类中没有join方法,应该是Thread.join()方法
Java线程的状态为:
- NEW 初始态
创建一个Thread对象,但是还未调用start()方法。 - RUNNABLE 运行态
- READY 就绪
执行start()方法后,已经获得所需的执行资源,等待CPU分配时间片,所有就绪态的线程放在就绪队列
中。 - RUNNING 运行中
获得CPU时间片,执行线程中的run()方法。
- READY 就绪
- BLOCKED阻塞态
当RUNNING的线程请求锁失败的时候,进入阻塞态,存入阻塞队列
。处于阻塞态的线程会不断请求获得锁,一旦请求成功,进入就绪队列,等待执行。 - WAITTING等待态
在RUNNING线程中执行object.wait(),join(),park()方法时,就会进入等待状态,线程加入等待队列
,进入等待态的线程会释放CPU执行权并且释放锁。需要等待其他线程的指示才能继续运行,唤醒后进入阻塞队列,竞争锁。 - TIME WAITTING超时等待态
sleep(time),wait(time),join(time),park(time),进入超时等待状态。超时后会自动进入阻塞队列(sleep()方法除外),开始竞争锁。 - TERMINATED终止态
线程运行结束
以下引用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34173549/article/details/79612438
这篇博客总结的很好。
初始态——>就绪态
当线程对象调用start()方法时就会进入就绪态,若就绪队列没有线程,则直接进入运行态。
就绪态——>运行态
由系统调用完成。
运行态——> 就绪态
- 调用Thread.yield()函数(暂时交出CPU执行时间片)
- 由系统调用完成(当线程时间片用完)
运行态——>阻塞态
当线程请求锁失败时进入阻塞态。
阻塞态——>就绪态
阻塞队列中的线程会不断检查锁是否可用,一旦可用就进入就绪队列。
运行态——>等待态
-
调用Object.wait()方法
- wait方法必须在同步块内部;
- 必须由同步块的锁对象调用;
- 必须由notify方法和wait方法必须由同一 锁对象调用
-
调用Thread.join()方法
-
调用LockSupport.park()方法
等待态——>就绪态
某一个线程调用了 锁对象.notify()方法,并且等待的线程并不需要锁
调用Thread.join()方法和park()方法进入等待态 返回的时候会到就绪态
等待态——>阻塞态
锁对象.notify()方法,并且等待的线程需要锁同步。
调用object.wait()方法进入等待态,返回的时候会进入阻塞态。因为能调用object.wait()方法,说明已经拿到了对象锁,此时用wait()方法,放弃了锁和CPU执行权,进入了等待态,被唤醒的时候从wait()出开始执行,线程还在同步块中,所以要先进入阻塞队列中,再获得一次对象锁
注意点
- wait()方法会释放CPU执行权 和 占有的锁。
- sleep(long)方法仅释放CPU使用权,锁仍然占用;线程被放入超时等待队列,与yield相比,它会使线程较长时间得不到运行。
- yield()方法仅释放CPU执行权,锁仍然占用,线程会被放入就绪队列,会在短时间内再次执行。
- wait和notify必须配套使用,即必须使用同一把锁调用;
- wait和notify必须放在一个同步块中
- 调用wait和notify的对象必须是他们所处同步块的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