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
Java并发编程包括以下内容:
- 线程状态
- 悲观锁和乐观锁
- 并发编程三要素
- 线程之间协作
- volatile关键字
- synchronized关键字
- CAS
- AQS
- Future
- 线程池
线程状态
线程状态有以下5类:
- 新建状态: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 就绪状态: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执行线程池中,变得可执行,等待获取cpu的使用权
- 执行状态: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取了CPU,执行程序代码
- 堵塞状态;堵塞状态是线程由于某种原因放弃CPU使用权。临时停止执行。直到线程进行就绪状态,才有机会转到执行状态
- 死亡状态:线程运行完了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
并发编程三大要素
- 原子性:
原子,即一个不可再被分割的颗粒。在Java中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操作要么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 有序性:
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 - 可见性 :
当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变量时,如果其中一个线程对其作了修改,其他线程会获取到最新的值
悲观锁和乐观锁
- 悲观锁:每次操作都会加锁,会造成线程阻塞。
- 乐观锁:每次操作不加锁而是假设没有冲突而去完成某项操作,如果因为冲突失败就重试,直到成功为止,不会造成线程阻塞。
线程之间协作
- wait():wait()的作用是让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同时,wait()也会让当前线程释放它所持有的锁。“直到其他线程调用此对象的 notify() 方法或 notifyAll() 方法”,当前线程被唤醒(进入“就绪状态”)
class ThreadA extends Thread{
public ThreadA(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this) {
try {
Thread.sleep(1000); // 使当前线阻塞 1 s,确保主程序的 t1.wait(); 执行之后再执行 notify()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all notify()");
// 唤醒当前的wait线程
this.notify();
}
}
}
public class Wai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A t1 = new ThreadA("t1");
synchronized(t1) {
try {
// 启动“线程t1”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tart t1");
t1.start();
// 主线程等待t1通过notify()唤醒。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wait()");
t1.wait(); // 不是使t1线程等待,而是当前执行wait的线程等待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ontinu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运行结果:
main start t1
main wait()
t1 call notify()
main continue
-
wait()一定要使用syncronized进行同步,否则会报“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异常。这是因为wait方法会释放对象锁,而此时因为没有用synchronized同步,就没有锁,就会报异常。
-
锁指的是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对象、代码块,如下实例中的value。 -
-
因为wait()释放了锁,故其他线程可以执行本来由synchronized修饰的内容。例如下面实例中的run()方法内打印value值(System.out.println(value);)。
-
sleep():
让当前线程暂停指定时间,只是让出CPU的使用权,并不释放锁 -
yield( )方法:
使当前线程从执行状态(运行状态)变为可执行态(就绪状态)。cpu会从众多的可执行态里选择,也就是说,当前也就是刚刚的那个线程还是有可能会被再次执行到的,并不是说一定会执行其他线程而该线程在下一次中不会执行到了。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原理
java语言提供了一种稍弱的同步机制,即volatile变量,用来确保将变量的更新操作通知到其他线程。当把变量声明为volatile类型后,编译器与运行时都会注意到这个变量是共享的,因此不会将该变量上的操作与其他内存操作一起重排序。volatile变量不会被缓存在寄存器或者对其他处理器不可见的地方,因此在读取volatile类型的变量时总会返回最新写入的值。在访问volatile变量时不会执行加锁操作,因此也就不会使执行线程阻塞,因此volatile变量是一种比sychronized关键字更轻量级的同步机制。
synchronized
为什么要使用synchronized
在并发编程中存在线程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有:1.存在共享数据 2.多线程共同操作共享数据。关键字synchronized可以保证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某个方法或某个代码块,同时synchronized可以保证一个线程的变化可见(可见性),即可以代替volatile。
实现原理
synchronized可以保证方法或者代码块在运行时,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进入到临界区,同时它还可以保证共享变量的内存可见性
synchronized的三种应用方式
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这是synchronized实现同步的基础:
- 普通同步方法(实例方法),锁是当前实例对象 ,进入同步代码前要获得当前实例的锁
- 静态同步方法,锁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进入同步代码前要获得当前类对象的锁
- 同步方法块,锁是括号里面的对象,对给定对象加锁,进入同步代码库前要获得给定对象的锁。
synchronized的作用
Synchronized是Java中解决并发问题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 ,他可以:
- 确保线程互斥的访问同步代码
- 保证共享变量的修改能够及时可见
- 有效解决重排序问题。
CAS
CAS操作的就是乐观锁,每次不加锁而是假设没有冲突而去完成某项操作,如果因为冲突失败就重试,直到成功为止。CAS是英文单词Compare And Swap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比较并替换。CAS机制当中使用了3个基本操作数:内存地址V,旧的预期值A,要修改的新值B。更新一个变量的时候,只有当变量的预期值A和内存地址V当中的实际值相同时,才会将内存地址V对应的值修改为B。CAS是英文单词Compare And Swap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比较并替换。CAS机制当中使用了3个基本操作数:内存地址V,旧的预期值A,要修改的新值B。更新一个变量的时候,只有当变量的预期值A和内存地址V当中的实际值相同时,才会将内存地址V对应的值修改为B。
AQS(抽象队列同步器)
AQS提供了一种实现阻塞锁和一系列依赖FIFO等待队列的同步器的框架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