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硬盘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本文详细介绍了硬盘选购和双硬盘安装的知识,包括硬盘的主从设置、避免盘符交错的方法,以及SCSI硬盘的技术性能。同时,讨论了硬盘的S.M.A.R.T.监控功能,解释了如何通过ActiveSMART等工具监控硬盘健康状况。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硬盘的热插拔可能性,以及开启硬盘的AMM功能以降低噪音。最后,分享了金积嘉“蓝极星”键盘的使用体验和恩雅DKBU-3520P硬盘盒的使用心得,以及NTFS和FAT32格式的转换方法,解答了有关硬盘速率、CPU参数显示、找不到硬盘等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硬盘基本知识

挂接双硬盘的相关设置
  操作系统和软件都越来越大,还要经常泡网,看见好东东就DOWNLOAD,原来的硬盘早就不够用了。趁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速度快、性能好、价格便宜(想想俺当初的4.3G,2000大元哪,唉,不说也罢!),何不再买一个呢?可是,旧硬盘好端端的,卖了吧,不值几个,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挂个双硬盘吧!这可是个好主意。
  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IDEConne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IDE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顺便说一下,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