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前几天看了一下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的一篇文章,感觉还不错,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1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存贮和组织方式,即如何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了解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特征,可以帮助用户在建立和配置数据库时确定合理的系统应用结构,在使用中灵活高效地发挥不同数据库系统的优势。

1.1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事物的模拟和抽象。一般来说,数据从现实世界到计算机数据库的具体表示要经历三个领域,即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计算机世界,三者的关系如图11.5所示:

1.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联系,现实世界有个体和总体等概念。

· 个体

一个客观存在的可识别事物。例如一本具体的书,一名公司员工等。个体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某个城市的天气等。

· 个体特征

每个个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特征。例如一本书的特征可以有:书名,作者,价格,出版社,页数等等。

· 同类个体

具有相同特征要求的个体属于同类个体。例如一个书架上的几本书,公司内部的不同员工等等。是否属于同类个体取决于我们研究的分类或侧面。

· 总体

所有同类个体的集合成为总体。例如所有的“书”就是一个总体。

2.信息世界

现实世界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经过收集、认识、分类和抽象后产生认识,形成了信息。信息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抽象描述。目前一般采用E-R(实体-关系)图表示。信息世界的常用术语如下:

· 实体

被认识的个体即为实体。

· 实体集

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员工即为一个实体集。

· 属性

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 属性值

属性的具体取值即为属性值。

· 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域

· 码(或关键字)

能够唯一地表示实体集中的每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称为码。

· 联系

实体内部或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种: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和多对多联系(m:n)。

3. 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世界是在信息世界上的进一步抽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在该层上实现。常用的术语如下:

· 字段(或数据项)

描述实体属性的数据表示。可以是数字或者字符串。

· 记录

记录是实体的数据表示,由若干个属性值组成。

· 文件

同类记录的集合。文件包括记录的结构和记录的值。

· 数据模型

实体的联系在计算机世界里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去表示,即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

三个世界的术语的联系如图11.6所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