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和to B这两种创业路径的差异是什么

对于toC的互联网产品来说,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C端产品的用户迁移成本非常低,几乎为零。
近十年来,针对产品经理这个特殊人群的方法论总结,在互联网行业中一直是个比较热门的事情,从最初周鸿祎开始标榜自己为产品经理开始,再到后来讨论腾讯的产品经理文化,直到张小龙作为产品经理被封神,这中间又穿插着各种产品经理社区的不断涌现,也有人写书,还有人卖课。
但几乎所有关于产品经理的讨论,讲的都还是如何做一款体验更佳的产品,说白了,都是toC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产生了大量有非常良好的视觉交互功底的所谓产品经理,但他们做的产品普遍都不赚钱,在商业上都是失败的。
产品经理几乎成为创业公司中站在最前台的人,说明之前以toC为创业路径的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的依赖有多么严重。或者说,toC的创业公司,尤其是在早期的初创阶段,对业务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界面是过度依赖的——toC的产品,都是颜值控。
我们再来看看给B端使用的产品,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Outlook这样的通用型产品套件,还有各行业SaaS以及曾经一度被普及的各类CRM。说实话,微软这种大厂出的产品已经算是好的,但那界面已经二十年没改版了,金蝶用友这样的传统软件厂商,哪家的产品系列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惨不忍睹的,其他小厂更不要讲了。
360上市后,按审计要求,上了一个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审批系统,难看就不说了,那个难用啊。我记得当时老周就曾经被这系统给折磨到骂人,后来给灭了。甚至大家可以看看Foxmail,这可是微信之父张小龙当年创业的项目,表面上看是toC的一个客户端产品,但实质上还是应用于企业环境的在线生产效率工具——我一直认为email就是toB的——Foxmail也已经好多年没有提升过界面体验了吧。
无论toC或toB,最终的用户都是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