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用户组、其他人与权限
cat /etc/pawsswd #查看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cat /etc/shadow #查看与passwd对应的数据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户分组信息
用户管理
useradd -p -c -d -g -G -S -u #添加用户
usermod -p -c -d -g -G -S -u #修改用户
passwd -l -u -d -f test #用户口令设置
userdel test #删除用户
userdel -r test #在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他的home目录(不建议使用)
用户组管理
groupadd -g -o test #添加用户组
groupmod -g -o test #用户组修改
groupdel test #删除用户组
newgrp root #为当前用户切换用户组
权限管理
ls -al #查看权限内容
chgrp [-R] dirname/filename # 改变所属用户组
chown [-R] 用户账号dirname/filename #改变文件所有者
chmod [-R] mode dirname/filename #改变权限
查看权限
mode权限管理
mode改变权限之数字类型
Linux的基本权限有9个,分别是owner,group,others 三种身份各自的read,write,excute权限,
各个权限对应的数字如下:
r:4、w:2、x:1
为此每种身份各自的三个权限数字相加即可得出数字表示的权限…
例如[-rwxrwx---]可以表示为:
owner = rwx = 4+2+1 = 7
group = rwx = 4+2+1 = 7
others= --- = 0+0+0 = 0
范例:所以要修改文件权限,改为770即可:
mode改变权限之符号类型
另一种改变权限的方法就是通过符号了,上文提到,Linux总共9种权限,对应着三种身份,为此我们可以通过u,g,o代表三种身份,另外a代表全部身份。对应的权限可以写为r,w,x,如下图所示:
为wsx设置[-rwxr-xr–],可以使用[chmod u=rwx,g=rx,o=r filename]。
文件系统
mount *** #将设备挂载到某个目录
umount *** #取消挂载点
df -h #查看目录设置
lsblk #查看块设备
du #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或目录使用量
dumpe2fs #文件系统
挂载U盘出现乱码
man manout #执行该命令,并使用/iocharset查找,验证编码格式是否为utf-8
mount -o iocharset=utf8 /dec/sdb1 /mnt/udisk
进程管理
ps aux | grep *** #查看现有进程 ps aux、ps -lA、 ps -ef
ps -l #仅查看自己的bash相关的进程
top *** #动态的观察进程的变化
top -b -n 5 > a.log #需要进行5次top的输出,并将批次导出的结果到处为a.log文件
top -p #指定某些PID来进行观察
pstree -Aup #显示系统进程树同事显示PID与user
kill -l #查看系统目前能够发送的信号
-15正常的死亡 -9 强杀 -1守护进程特殊 -2 与键盘输入Ctrl+C相同 kill 默认使用15
系统资源监控
free #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uname -a #显示系统与核心相关信息
uptime #查看系统时间与工作负载
netstat -atp #所有tcp协议的链接,并输出pid好
netstat -antp
netstat -lntp
vmstat 1 4 #侦测系统资源变化 CPU/内存/磁盘输入输出状态,一秒钟侦测一次 共4次
service iptablse start #开启防火墙
service iptablse status #查看防火墙状态
service iptablse stop #关闭防火墙
chconfig iptalse off #永久关闭防火墙
chconfig iptablse on #永久开启防火墙
任务管理 #
Ctrl+Z #将目前的工作丢到后台暂停
fg #一般实现后台进程的前台显示
cp test test1 & # &符号实现了进程的后台运行,一般用在启动后台进程上
jobs #显示全部后台进程(不含PID)
jobs -l #显示全部后台进程(含PID)
jobs -r #显示正在后台run的任务
jobs -s #显示正在后台暂停的任务
fg 1 #将任务号为1的进程调到前台执行
nohup *** #脱机或注销后正常执行工作
nohup *** & #在后台执行
vim命令
vim的三种模式
- 一般模式 可以删除、复制、粘贴等但无法编辑文件内容。
- 编译模式 使用i、I、o、O、a、A、r、R进入,使用Esc退出
- 命令行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输入:/?三个字符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进入,提供查询、替换、存盘、离开vi、显示行号等命令。
一般模式操作(移动光标)
h 光标左移
j 光标下移
k 光标上移
l 光标右移
Ctrl+f 屏幕向下移动
Ctrl+b 屏幕向上移动
0或Home 移动到此行最前面字符处
$或End 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H 光标一定到当前屏幕最上方的行的第一个字符
M 光标移动到当前屏幕中间行的第一个字符
L 光标移动到当前屏幕最下行的第一个字符
G 移动到此文件最后一行
nG 移动到第n行
gg 相当于1G 即移动到第一行
nEnter 光标下移n行
一般模式操作(查找、替换)
/word 向下查找单词“word”
?word 向上查找单词“word"
n 表示重复前一个查找操作
N与n相反(反向查找)
:s/word1/word2/g 在当前 行 将word1替换成word2
:%s/word1/word2/g 在当前 文件 将word1替换成word2
:n1,n2s/word1/word2/g在n1到n2行查找word1替换成word2(n1,n2为数字)
:1,$ s/word1/word2/g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查找word1 替换成word2
:1,$ s/word1/word2/gc 同上,在替换前需要判断是否替换
一般模式操作(删除 )
x 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nx向后删除n个字符(不常用)
X 向前删除一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ndd 删除包括光标所在行以下的n行。
d1G 删除包括光标所在行在内到第一行所有数据
dG 删除包括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
d$ 删除光标所在处到同行最后一个字符
d0 删除光标所在处到同行的第一个字符
一般模式操作(复制)
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nyy 复制光标所在向下n行
y1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所有数据
y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所有数据
y$ 复制光标所在到同行最后一个字符
y0 复制光标所在处到同行的第一个字符
p 将已复制的数据粘贴到光标所在下一行
P 将已复制的数据粘贴到光标所在上一行
u 复原前一个操作(类似windows中Ctrl+z)
编辑模式操作
一般模式到编辑模式切换
i 从光标所在处插入
I 从所在行第一个非空白字符处插入
a 从光标所在下一个字符处插入
A 从光标所在行最后一个字符处插入
o 在光标所在处下一行插入新的行
O 在光标所在处上一行插入新的行
r 替换光标所在处字符一次
R 一直替换光标所在处文件知道按下Esc
命令行模式
w [filename] 另存为filename
r [filename] 读取filename指定文件中的内容到光标所在的行
n1,n2 w [filename] 将n1到n2 行另存为filename
! command 林芝奇幻到命令行模式下执行command命令
例如 !ls /etc 即可在vim当中查看/etc下面以ls输出的信息
wq 保存后离开
q!不保存并强制离开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un 取消显示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