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核心思想还是找增广路
这里必须提到为什么二分图的算法和一般图要分开,在于二分图是不可能有奇环的(为什么可以自己画个图试试),而处理一般图的瓶颈就在于奇环的处理
让我们来慢慢看
假设已经匹配好了一堆点,我们从一个没有匹配的节点s开始,使用BFS生成搜索树。每当发现一个节点u,如果u还没有被匹配,就可以进行一次成功的增广;否则,我们就把节点u和它的配偶v一同接到树上,之后把v丢进队列继续搜索。我们给每个在搜索树上的点一个类型:S或者T。当u把它的配偶v扔进队列的时候,我们把u标记为T型,v标记为S型
其中黑色为S型,红色为T型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S型点d在某一步扩展的时候发现了点u,如果u已经在搜索树上了(即,出现了环),怎么办?
1) 我们规定,如果u的类型是T型,就无视这次发现;(这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个长度为偶数的环,直接无视)
否则,我们找到了一个长度为奇数的环,就要进行一次“缩花”的操作!所谓缩花操作,就是把这个环缩成一个点
缩点完成之后,还要把原来环里面的T型点统统变成S型点,之后扔到队列里去,然后这个图就变成了5个点的图
为什么能缩成一个点呢?我们看一个长度为奇数的环,如果我们能够给它中的任意一个点找一个出度(配偶),那么环中的其他点正好可以配成对,这说明,每个点的出度都是等效的
这就是我们缩点的思想来源。有一个劳苦功高的计算机科学家证明了:缩点之前和缩点之后的图是否有增广路的情况是相同的。
缩起来的点又叫一朵花(blossom).注意到,组成一朵花的里面可能嵌套着更小的花。
当我们最终找到一条增广路的时候,要把嵌套着的花层层展开,还原出原图上的增广路出来
哈哈哈,听起来就特别麻烦,具体实现呢,,,当然不会太简单
来看一看具体要点
我们记录一个next数组,表示最终增广的时候的路径上的后继。同时维护一个并查集,表示每个点现在在以哪个点为根的花里(一个花被缩进另一朵花之后就不算花了)。还要记录每个点的标记
主程序是一段BFS。对于每个由x发展出来的点y,分4种情况讨论:
1)xy是配偶或者xy现在是一个点(在一朵花里):直接无视
2)y是T型点:直接无视
3)y目前单身:太好了,进行增广!
4)y是一个S型点:缩点!缩点!
缩点工作:
1)找x和y的LCA(的根)p
2)在next数组中把x和y接起来(表示它们形成环了!)
3)从x、y分别走到p,修改并查集使得它们都变成一家人,同时沿路把next数组接起来。
next数组很奇妙。每时每刻,它实际形成了若干个挂在一起的双向链表来表示一朵花内部的走法。
就酱,模板的话就留到kaungbin的最后两个题再放出来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