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多线程编程快速入门

本文详细介绍Linux下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线程标识、创建、终止及管理,提供实用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Linux多线程编程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多线程编程快速入门

本文主要对Linux下的多线程进行一个入门的介绍,虽然是入门,但是十分详细,希望大家通过本文所述,对Linux多线程编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具体如下。

 

1 线程基本知识

进程是资源管理的基本单元,而线程是系统调度的基本单元,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调度运算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

一个进程在某一个时刻只能做一件事情,有了多个控制线程以后,在程序的设计成在某一个时刻能够做不止一件事,每个线程处理独自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程序运行在单核处理器上,也能够得到多线程编程模型的好处。处理器的数量并不影响程序结构,所以不管处理器个数多少,程序都可以通过线程得以简化。

linux操作系统使用符合POSIX线程作为系统标准线程,该POSIX线程标准定义了一整套操作线程的API

 

2. 线程标识

与进程有一个ID一样,每个线程有一个线程ID,所不同的是,进程ID在整个系统中是唯一的,而线程是依附于进程的,其线程ID只有在所属的进程中才有意义。线程IDpthread_t表示。?

1

2

3

//pthread_self直接返回调用线程的ID

include <pthread.h>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判断两个线程ID的大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有时可能需要判断两个给定的线程ID是否相等,使用以下接口:?

1

2

3

//pthread_equal如果t1和t2所指定的线程ID相同,返回0;否则返回非0值。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1, pthread_t t2);

 

3. 线程创建

一个线程的生命周期起始于它被创建的那一刻,创建线程的接口:?

1

2

3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函数参数:?

1

2

3

4

thread(输出参数),由pthread_create在线程创建成功后返回的线程句柄,该句柄在后续操

作线程的API中用于标志该新建的线程;

start_routine(输入参数),新建线程的入口函数;

arg(输入参数),传递给新线程入口函数的参数;

attr(输入参数),指定新建线程的属性,如线程栈大小等;如果值为NULL,表示使用系统默认属性。

函数返回值:?

1

2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相关错误码。

需要注意:

1.主线程,这是一个进程的初始线程,其入口函数为main函数。
2.新线程的运行时机,一个线程被创建之后有可能不会被马上执行,甚至,在创建它的线程结束后还没被执行;也有可能新线程在当前线程从pthread_create前就已经在运行,甚至,在pthread_create前从当前线程返回前新线程就已经执行完毕。

程序实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void printids(const char *s){

 pid_t pid;

 pthread_t tid;

 pid = getpid();

 tid = pthread_self();

 printf("%s, pid %lu tid %lu (0x%lx)\n",s,(unsigned long)pid,(unsigned long)tid,

 (unsigned long)tid);

}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printids("new thread: ");

 return ((void*)0);

}

int main() {

 int err;

 pthread_t tid;

 err = pthread_create(&tid,NULL,thread_func,NULL);

 if (err != 0) {

  fprintf(stderr,"create thread fail.\n");

 exit(-1);

 }

 printids("main thread:");

 sleep(1);

 return 0;

}

注意上述的程序中,主线程休眠一秒,如果不休眠,则主线程不休眠,则其可能会退出,这样新线程可能不会被运行,我自己注释掉sleep函数,发现好多次才能让新线程输出。

编译命令:?

1

gcc -o thread thread.c -lpthread

运行结果如下:?

1

2

main thread:, pid 889 tid 139846854309696 (0x7f30a212f740)

new thread: , pid 889 tid 139846845961984 (0x7f30a1939700)

可以看到两个线程的进程ID是相同的。其共享进程中的资源。

 

4. 线程终止

线程的终止分两种形式:被动终止和主动终止

被动终止有两种方式:

1.线程所在进程终止,任意线程执行exit_Exit或者_exit函数,都会导致进程终止,从而导致依附于该进程的所有线程终止。
2.其他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请求取消该线程。

主动终止也有两种方式:

1.在线程的入口函数中执行return语句,main函数(主线程入口函数)执行return语句会导致进程终止,从而导致依附于该进程的所有线程终止。
2.线程调用pthread_exit函数,main函数(主线程入口函数)调用pthread_exit函数, 主线程终止,但如果该进程内还有其他线程存在,进程会继续存在,进程内其他线程继续运行。

线程终止函数:?

1

2

include <pthread.h>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线程调用pthread_exit函数会导致该调用线程终止,并且返回由retval指定的内容。 
注意:retval不能指向该线程的栈空间,否则可能成为野指针!

 

5. 管理线程的终止

 

5.1 线程的连接

一个线程的终止对于另外一个线程而言是一种异步的事件,有时我们想等待某个ID的线程终止了再去执行某些操作,pthread_join函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功能,该功能称为线程的连接:

?

1

2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

参数说明:

?

1

2

thread(输入参数),指定我们希望等待的线程

retval(输出参数),我们等待的线程终止时的返回值,就是在线程入口函数中return的值或者

调用pthread_exit函数的参数

返回值:

?

1

2

成功时,返回0

错误时,返回正数错误码

当线程X连接线程Y时,如果线程Y仍在运行,则线程X会阻塞直到线程Y终止;如果线程Y在被连接之前已经终止了,那么线程X的连接调用会立即返回。

连接线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一个线程终止后,如果没有人对它进行连接,那么该终止线程占用的资源,系统将无法回收,而该终止线程也会成为僵尸线程。因此,当我们去连接某个线程时,其实也是在告诉系统该终止线程的资源可以回收了。

注意:对于一个已经被连接过的线程再次执行连接操作, 将会导致无法预知的行为!

 

5.2 线程的分离

有时我们并不在乎某个线程是不是已经终止了,我们只是希望如果某个线程终止了,系统能自动回收掉该终止线程所占用的资源。pthread_detach函数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功能,该功能称为线程的分离:?

1

2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默认情况下,一个线程终止了,是需要在被连接后系统才能回收其占有的资源的。如果我们调用pthread_detach函数去分离某个线程,那么该线程终止后系统将自动回收其资源?

 

/*

* 文件名: thread_sample1.c

* 描述:演示线程基本操作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子线程1入口函数*/

void *thread_routine1(void *arg)

{

 fprintf(stdout, "thread1: hello world!\n");

 sleep(1);

 /*子线程1在此退出*/

 return NULL;

}

 

/*子线程2入口函数*/

void *thread_routine2(void *arg)

{

 

 fprintf(stdout, "thread2: I'm running...\n");

 pthread_t main_thread = (pthread_t)arg;

 

 /*分离自我,不能再被连接*/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判断主线程ID与子线程2ID是否相等*/

 if (!pthread_equal(main_thread, pthread_self())) {

  fprintf(stdout, "thread2: main thread id is not equal thread2\n");

 }

 

 /*等待主线程终止*/

 pthread_join(main_thread, NULL);

 fprintf(stdout, "thread2: main thread exit!\n");

 

 fprintf(stdout, "thread2: exit!\n");

 fprintf(stdout, "thread2: process exit!\n");

 /*子线程2在此终止,进程退出*/

 pthread_exit(NULL);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创建子线程1*/

 pthread_t t1;

 if (pthread_create(&t1, NULL, thread_routine1, NULL)!=0) {

  fprintf(stderr, "create thread fail.\n");

  exit(-1);

 }

 /*等待子线程1终止*/

 pthread_join(t1, NULL);

 fprintf(stdout, "main thread: thread1 terminated!\n\n");

 

 /*创建子线程2,并将主线程ID传递给子线程2*/

 pthread_t t2;

 if (pthread_create(&t2, NULL, thread_routine2, (void *)pthread_self())!=0) {

  fprintf(stderr, "create thread fail.\n");

  exit(-1);

 }

 

 fprintf(stdout, "main thread: sleeping...\n");

 sleep(3);

 /*主线程使用pthread_exit函数终止,进程继续存在*/

 fprintf(stdout, "main thread: exit!\n");

 pthread_exit(NULL);

 

 fprintf(stdout, "main thread: never reach here!\n");

 return 0;

}

最终的执行结果如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thread1: hello world!

main thread: thread1 terminated!

 

main thread: sleeping...

thread2: I'm running...

thread2: main thread id is not equal thread2

main thread: exit!

thread2: main thread exit!

thread2: exit!

thread2: process exit!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Linux多线程编程快速入门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阅本站其他相关专题,如有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出。感谢朋友们对本站的支持!

 

JFM7VX690T型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手册主要介绍的是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旦微电子)生产的高性能FPGA产品JFM7VX690T。该产品属于JFM7系列,具有现场可编程特性,集成了功能强大且可以灵活配置组合的可编程资源,适用于实现多种功能,如输入输出接口、通用数字逻辑、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和时钟管理等。JFM7VX690T型FPGA适用于复杂、高速的数字逻辑电路,广泛应用于通讯、信息处理、工业控制、数据中心、仪表测量、医疗仪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 产品特点包括: 1. 可配置逻辑资源(CLB),使用LUT6结构。 2. 包含CLB模块,可用于实现常规数字逻辑和分布式RAM。 3. 含有I/O、BlockRAM、DSP、MMCM、GTH等可编程模块。 4. 提供不同的封装规格和工作温度范围的产品,便于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 JFM7VX690T产品系列中,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例如: - JFM7VX690T80采用FCBGA1927封装,尺寸为45x45mm,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40°C到+100°C。 - JFM7VX690T80-AS同样采用FCBGA1927封装,但工作温度范围更广,为-55°C到+125°C,同样使用锡银焊球。 - JFM7VX690T80-N采用FCBGA1927封装和铅锡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与JFM7VX690T80-AS相同。 - JFM7VX690T36的封装规格为FCBGA1761,尺寸为42.5x42.5mm,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40°C到+100°C。 - JFM7VX690T36-AS使用锡银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为-55°C到+125°C。 - JFM7VX690T36-N使用铅锡焊球,工作温度范围与JFM7VX690T36-AS相同。 技术手册中还包含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参数,包括极限参数、推荐工作条件、电特性参数、ESD等级、MSL等级、重量等。在产品参数章节中,还特别强调了封装类型,包括外形图和尺寸、引出端定义等。引出端定义是指对FPGA芯片上的各个引脚的功能和接线规则进行说明,这对于FPGA的正确应用和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应用指南章节涉及了FPGA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推荐使用方法。其中差异说明部分可能涉及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关键性能对比可能包括功耗与速度对比、上电浪涌电流测试情况说明、GTH Channel Loss性能差异说明、GTH电源性能差异说明等。此外,手册可能还提供了其他推荐应用方案,例如不使用的BANK接法推荐、CCLK信号PCB布线推荐、JTAG级联PCB布线推荐、系统工作的复位方案推荐等,这些内容对于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焊接及注意事项章节则针对产品的焊接过程提供了指导,强调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产品在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手册还明确指出,未经复旦微电子的许可,不得翻印或者复制全部或部分本资料的内容,且不承担采购方选择与使用本文描述的产品和服务的责任。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相关的商标和知识产权。该公司在中国发布的技术手册,版权为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复制或传播。 技术手册提供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及服务网点的信息,方便用户在需要时能够联系到相应的服务机构,获取最新信息和必要的支持。同时,用户可以访问复旦微电子的官方网站(***以获取更多产品信息和公司动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