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群系统
1.1 集群系统分类
服务器集群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计算集群、负载均衡集群、高可用集群,下面分析对计算集群、负载均衡集群和高可用集群做以详细讲解。
根据用途的不同,我们把服务器集群分为如下几类。
(1)计算集群
服务器计算集群通常被用于承载计算密集型任务,而并不用于I/O密集型的应用场景(例如Web服务或者数据库)。这类计算集群是以并行计算为基础的,它对外而言就好像是一台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2)负载均衡集群
负载均衡集群的关键在于能够使多台彼此互联的服务器共同分担计算任务,即任务负载可以在集群中被尽可能地平均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处理,从而避免出现集群中某几台服务器超载而其他服务嚣闲置的情况,有效地改善集群性能。
集群中的负载通常包括计算任务处理负载和网络I/O流量负载两类。对于计算任务处理负载,负载均衡集群能够使用同一组计算应用程序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其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承担一定的处理负载,并且可以在节点之间动态分配负载,实现负载均衡;对于网络I/O流量负载,当网络服务程序接收了高入网流量而无法及时处理时,相关流量会被分发给在其他服务器节点上运行的网络服务程序,同时可以根据每个节点上不同的可用资源或网络环境进行优化。
(3)高可用集群
高可用集群中的部分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集群管理系统将及时发现故障并将由该部分零载的任务重新分派到其他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上。其关键在于能够在系统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尽可能快速地对系统故障做出响应。
高可用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集群运行的可持续性,能够在集群发生故障时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同时,高可用集群中单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要求被降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
在上述集群的分类中,高可用机制是确保集群运行质量的重要方法,因此通常是交融在其他两类集群中一起被实现的。而计算集群和负载均衡集群也有一定的类似性,例如都是在多个服务器节点间分发计算负载,但是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