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ache技术实现《CDN技术详解》

本文深入探讨Web Cache技术,包括关键性能指标如并发量、吞吐率和命中率,以及内容存储、更新机制。重点阐述HTTP协议中的缓存策略,如Expires、Cache-Control和验证机制。此外,还讨论了Web Cache的安全实现,涵盖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网络安全和内容加密。最后介绍了Squid代理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引入Web Cache技术的主要目的:通过对内容副本进行缓存来满足后续相同的用户请求。使用 Cache 可以分担用户对源站点的集中访问负载,从而提高Web 站点请求的响应速度和用户访问并发量。

1. Web Cache 关键性能指标

  1. 并发量
    在设计Web Cache的初期就应该规划好其能够处理的用户访问并发量,从而在部署完成后能够让其达到预期的并发量。
    当访问峰值超过Web Cache 和 Web Server的系统容量值时,可以采用虚拟排队等方式限制用户的访问数量。
  2. 吞吐率
    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转发的数据量大小,吞吐率是衡量缓存设备处理速度的中哟性能指标。
  3. 命中率
  4. 响应时间和丢包率
    响应时间主要包括: DNS解析时间、建立连接时间、重定向时间、收到第一个包时间、图片下载时间、页面总下载时间

2. 内容存储机制

常用的存储技术方案:共享存储、本地附加存储(DAS)、分布式文件系统服务。

  • 共享存储设备性能好、稳定和可靠性高,单投入资本较高;
  • 分布式文件系统基于链家存储介质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服务,但对部署实时技术要求较高,且容易引入额外的网络延迟,因此更适合流媒体。
  • Web Cache 缓存对象的平均大小是10-12KB,最适合的就是DAS,通过在 Web Cache 服务器中内置大容量、高速的硬盘,在服务器内做RAID配置满足应用的需求。

3. 内容更新机制

问题:担心给用户的是过期或者失效的内容;代理通过缓存“隐藏”掉用户。
Web Cache 的内容更新机制主要设计两方面的内容:①那些内容需要缓存②缓存的内容如何让更新。

3.1 HTTP协议中的缓存技术

1)使用缓存的优点:
  1. 减少响应时间
  2. 减少网络带宽消耗
  3. 降低源服务器负载
2)缓存的基本原则:

HTTP协议定义了各种各样的缓存控制协议。

  • 响应消息的头信息告诉缓存不要保存副本
  • 请求信息需要源服务器认证或者涉及安全协议,相应请求内容不会被缓存
  • 若内容含有一下信息,认为内容足够新,不需要从源服务器重新获取
    • ①含有过期时间和寿命信息,且此时内容仍没有过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