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应用之:MCP最佳实践

背景

Manus 刷屏后,马上各种 Manus 复刻快速涌现,进而把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这个相对低调的技术带出了圈。

同时,MCP 工具也为测试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测试环境构建和无代码自动化测试能力,极大提升了测试效率和灵活性。

MCP 是指 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开源项目

虽然 MCP 是由 Anthropic 发明的,但他们将其置于单独的组织下,表明他们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开放标准而非专有解决方案。 截至撰写时(2025 年 3 月 13 日),工作组目前有五名成员:

除了来自 JetBrains 的 Alexander Sysoev 外,其他四人都在 Anthropic 工作。这种平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该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而且来自一个组织的核心团队可以在初始开发期间提供明确的方向。

MCP 如何工作

架构

MCP 遵循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有五个主要组件:

  1. MCP 主机:想要通过 MCP 访问数据的 AI 工具(聊天客户端、IDE、智能体)。

  2. MCP 客户端:与服务器保持 1:1 连接的协议客户端。

  3. MCP 服务器:通过标准化的 Model Context Protocol 暴露特定功能的程序。

  4. 本地数据源:包含信息的本地数据库、文件和服务。

  5. 远程服务:MCP 服务器可以连接的外部 API 或服务。

与 USB 的类比

MCP 可以被视为 AI 系统的「USB 标准」。正如 USB 创建了一个通用接口,允许任何 USB 设备连接到任何 USB 端口——消除了对特定设备连接器的需求——MCP 创建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使 AI 应用程序能够连接各种数据源和工具。

在 USB 出现之前,每个设备都需要自己专有的连接器。同样,在 MCP 之前,开发人员必须为每种 AI 应用程序和数据源的组合创建自定义集成。MCP 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即插即用」

### 关于 MCP 大模型教程 目前关于 MCP(Model Communication Protocol)大模型的相关资料主要集中在其实现方式以及与其他工具的集成上。MCP 是一种用于连接大型语言模型和其他外部资源或工具的标准协议,允许主机应用程序通过该协议访问各种功能和服务[^1]。 #### MCP 的工作原理概述 MCP 客户端负责管理与 AI 模型之间的通信流程。当用户提出一个问题时,如果这个问题涉及外部数据或者特定工具的支持,则 MCP 客户端会先向已注册的 MCP 服务器查询其提供的能力描述。随后,这些能力和用户的原始请求一起被传递给 AI 模型进行分析。基于此输入,AI 模型可以决定是否调用某些工具及其具体参数设置。一旦确定了所需的行动方案,MCP 客户端便会执行相应操作并将结果反馈至 AI 模型以完成整个响应过程。 尽管官方文档可能尚未全面覆盖所有细节,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更多有关如何构建和部署基于 MCP 架构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1. **开源项目探索**: 查找实现 MCP 协议的具体实例可以帮助理解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设计模式和技术要点。例如查看像 Claude Desktop 或 Cursor 这样的应用是如何利用 MCP 来增强用户体验的功能扩展机制。 2. **社区讨论参与**: 加入活跃的技术论坛或邮件列表,在那里开发者们经常分享最新进展、最佳实践以及遇到挑战时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机会。 3. **技术博客阅读**: 许多资深工程师会在个人网站上发表文章介绍他们对于新兴技术和框架的理解心得,这其中包括对 MCP 工作流深入剖析的文章也可能存在其中值得挖掘的价值所在之处。 以下是 Python 中模拟简单版本 MCP 流程的一个例子: ```python class MCPServer: def __init__(self, capabilities): self.capabilities = capabilities def get_capabilities(self): return {"tools": list(self.capabilities.keys())} def query_mcp_server(user_query, mcp_servers): results = [] for server in mcp_servers: caps = server.get_capabilities() result = process_with_model(user_query, caps) if 'tool' in result: tool_name = result['tool'] params = result['params'] output = server.capabilities[tool_name](**params) results.append(output) return aggregate_results(results) mcp_server_1 = MCPServer({"search_web": lambda q: f"Web search result for {q}"}) mcp_server_2 = MCPServer({"translate_text": lambda text, lang: f"{text} translated into {lang}"}) servers = [mcp_server_1, mcp_server_2] print(query_mcp_server("What is the capital of France?", servers))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两个假想中的 MCP Server 提供的服务——网络搜索和文本翻译,并演示了如何依据来自 AI 模型的结果去调用适当服务并收集最终答复的过程。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后台技术汇

对你的帮助,是对我的最好鼓励。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