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摄像头的实时视频拼接及目标跟踪(六)

本文探讨了对实时拼接视频进行目标跟踪的技术,重点关注了短期单目标跟踪。介绍了目标跟踪的现状,如短期、长期跟踪的区别,并分析了不同算法的优劣,如生成类模型和判别类模型。KCF算法作为相关滤波类的代表,因其速度和精度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成为实验中的选择。KCF利用多通道HOG特征和高斯核进行目标检测,能有效应对形变和遮挡,但对快速运动和尺度变化的适应性有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对实时拼接好的视频进行实时目标跟踪

本文为优快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拼接好的视频帧还需做目标跟踪处理,即画一个矩形框选定图像中目标,之后在每帧图像中,该矩形框都会出现在目标上。

目标跟踪算法现状

可参考该大神的文章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3945/answer/156025576

目标跟踪分短期(Short-Term)跟踪、长期(Long-Term)跟踪,又可分为单目标跟踪和多目标跟踪。短期目标跟踪是对目标进行短时间跟踪,在首帧选定区域之后,对之后的几百帧的跟踪质量来衡量。一旦漂移导致跟丢目标,将不能再进行跟踪。长期目标跟踪是对目标长时间进行跟踪,即使目标发生形变、离开视频区域后再出现或是被物体遮挡,都可以继续进行跟踪,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本节主要介绍的是短期单目标跟踪。

目标跟踪算法的优劣有两个衡量指标,一个是跟踪速度,一个是跟踪准确率。实际应用中,根据应用的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OTB50、OTB100、VOT竞赛的数据库是用来衡量目标跟踪算法的数据库,而在这几个数据库出现之前,并没有用来衡量目标跟踪算法的标准数据库,大家都是自吹自擂,可能在某个自定的数据集效果很好,而换到其他的则效果极差。
影响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目标跟踪目标的尺度,跟踪目标与背景相似,目标运动速度太快导致的边界效应,以及物体形变、物体被遮挡等,而目前基本都有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目标跟踪算法大致分为两类模型,分别为生成类模型、判别类模型。下面依次介绍这两类算法的主要思想以及该相关类代表性的算法。
首先,生成类算法是先对选定的目标区域进行建模,然后对下一帧寻找与该类型最相似的区域,即为预测的跟踪目标所在区域。DAT和ASMS这两种算法是比较经典的生成类算法, 是基于颜色特征的,其帧率比较快,但是无法很好的解决目标形变的或者模糊所带来的影响。

接着,再介绍判别类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基于机器学习的,通过对第一帧进行分类处理,将选定的目标区域作为正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