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标记点检测——Two-Stage Task-Oriented DNN

本文介绍了T2DL,一种针对有限医学影像数据的两阶段任务导向深度学习方法,用于实时检测大量解剖标记点。T2DL由两个DCNN组成,先使用基于互信息的3D线性配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两阶段模型进行检测。第一阶段是基于patch的CNN,学习局部图像与标记点的关系;第二阶段采用端到端的全卷积网络进行全局整合。实验表明,T2DL在标记点检测上的表现优于其他方法,如Multi-Atlas、Random Forest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etecting Anatomical Landmarks From Limited Medical Imaging Data Using Two-Stage Task-Oriented Deep Neural Networks

Jun Zhang, Mingxia Liu, Dinggang Shen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一个缓和有限训练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就是T2DL(Two-Stage Task-Oriented Deep Learning),这个方法用于在有限的训练数据上实时地检测大量的解剖标记点。T2DL由两个DCNN组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Two-stage,由局部到全局的定向任务。

在介绍T2DL模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端到端(end-to-end)的深度学习,这个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数据上,实时地检测大量的标记点。基于下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方法。具体来说,所有训练和测试图像首先使用 基于互信息的3D线性配准 并使用转换矩阵,线性对齐到公共模板空间中。 然后,用线性对齐的训练图像和标记点训练两阶段面向任务的深度学习(T 2 DL)模型进行标记点检测。在测试阶段,给出测试图像,同样先对应到公共模板,再用T 2 DL方法使用其对应的线性对齐图像来检测其标记点;最后,使用在线性注册过程中估计的相应变换矩阵的逆,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测试图像的原始空间中的最终标记点位置。


上图中蓝色区域的“Two-stage Task-Oriented Deep Learning Model for Landmark Detection”对应的CNN框架如下图,即T2DL的构成图,T2DL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基于回归模型的CNN,使用了大量image patch作为输入,目的是去学习local image patches和target anatomical landmarks之间固有的关系;第二阶段进一步抽离出了image patc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