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定义两个合数的距离为两个合数之间的质数的个数。现在输入n个偶数,求这n个偶数两两距离的和。
输入:第一行输入一个整数n。
第二行到第n+1行为从小到大排序的n个合数。
输出:输出一个数为总的距离和。
注意:其中n是几万以内的数,n个合数中每个合数为几百万以内的数。
分析:针对n和每个合数,我们可以看到,对于n个数,我们可以使用O(n*n)的算法,但是对于遍历从1到该合数,我们只能使用O(n)的算法。
对于二次范围内的时间复杂度,我们可以很简单的求出质数表,但是对于线性时间内的复杂度,我们需要用到一些技巧,进行一定程度的剪枝:
分析二次时间复杂度,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每个合数,我们在求质数表的过程中进行了看似不同本质重复的分解,比如12=3x4;12=2x6;我们需要对这些不同的分解进行整理,剪枝。由以下结论:
1.对于每个数,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为最小质因数(12的分解中的2和3中的2)乘于最大因数。最大因数必然大于最小质因数(显然)。
2.最大因数的最小质因数必然大于上述的最小质因数(显然)。
由上述结论,我们分析从1到10000000内的所有数字均可以分解为最小质因数和最大因数的乘积。
在求质数表时,我们每一步分析每个当前变量i,只需要将该数i从质数表中第一个乘到i的最小质因数就可以了。这样保证每个乘积的两个因数分别为一个最小质因数(同时也保证了另一个是最大因数)。
另外一点在于这n个数可以进行O(n*n)时间复杂度,但是在第二层循环内部还要进行循环计算两个和数的距离,还是会超时,因此此处使用通过O(n)时间计算排序完成的n个数的相邻合数的距离,再通过数学计算就得到最终结果。
分析完了,结果就出来了(java代码):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new BufferedInputStream(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input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
input[i] = scanner.nextInt();
}
int b = 10000000;
boolean[] all = new boolean[b];
int[] prime = new int[b];
int index = 0;
for (int i = 2; i < b; i++) {
if (!all[i])
prime[index++] = i;
for (int j = 0; i * prime[j] < b; j++) {
all[i * prime[j]] = true;
if (i % prime[j] == 0)
break;
}
}
int[] space = new int[n - 1];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count = 0;
for (int j = input[i]; j <= input[i + 1]; j++)
if (!all[j])
count++;
space[i] = count;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sum += space[i] * (n - 1 - i) * (i + 1);
}
System.out.println(s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