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它将POJO与数据库表建立映射关系,是一个全自动的orm框架,hibernate可以自动生成SQL语句,自动执行,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hibernate工作原理:
1、通过Configuration().configure();读取并解析hibernate.cfg.xml配置文件。
2、由hibernate.cfg.xml中的<mappingresource="com/xx/User.hbm.xml"/>读取解析映射信息。
3、通过config.buildSessionFactory();//得到sessionFactory。
4、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得到session。
5、session.beginTransaction();//开启事务。
6、一些增删改查操作
7、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提交事务
8、关闭session;
9、关闭sessionFactory;
hibernate优点:
1、封装了jdbc,简化了很多重复性代码。
2、简化了DAO层编码工作,使开发更对象化了。
3、移植性好,支持各种数据库,如果换个数据库只要在配置文件中变换配置就可以了,不用改变hibernate代码。
4、支持透明持久化,因为hibernate操作的是纯粹的(pojo)java类,没有实现任何接口,没有侵入性。所以说它是一个轻量级框架。
hibernate缺点
1.持久层的sql语句不好优化,已经被封装。
2.配置文件过于复杂,麻烦。
3.不适合进行批量处理操作。
4.如果不进行懒加载,数据量过大查询效率低。
缓存机制
一级缓存
当应用程序调用Session的save()、update()、saveOrUpdate()、get()或load(),以及调用查询接口的 list()、iterate()或filter()方法时,如果在Session缓存中还不存在相应的对象,Hibernate就会把该对象加入到第一级缓存中。当清理缓存时,Hibernate会根据缓存中对象的状态变化来同步更新数据库。 Session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两个管理缓存的方法: evict(Object obj):从缓存中清除参数指定的持久化对象。 clear():清空缓存中所有持久化对象。
二级缓存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的一般过程如下:
- 条件查询的时候,总是发出一条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选择所有字段)这样的SQL语句查询数据库,一次获得所有的数据对象。
- 把获得的所有数据对象根据ID放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
- 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
-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是针对于ID查询的缓存策略,对于条件查询则毫无作用。为此,Hibernate提供了针对条件查询的Query Cache。
但是对于二级缓存如果进行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会更新缓存,如果存入缓存数据较大,做一次操作被全部清空,这样二级缓存也不行了,所以需要用到缓存的插件。
EhCache,MemcachedRedis,Redis等一些分布式缓存插件
什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 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 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 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 参考数据,指的是供应用参考的常量数据,它的实例数目有限,它的实例会被许多其他类的实例引用,实例极少或者从来不会被修改。
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 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 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 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优化Hibernate
- 使用一对多的双向关联,尽量从多的一端维护。
- 不要使用一对一,尽量使用多对一。
- 配置对象缓存,不要使用集合缓存。
- 表字段要少,表关联不要怕多,有二级缓存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