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共享
概念
系统应允许多个用户(进程)共享同一份文件。这样,在系统中只需保留该共享文件的一份副本。
基于有向无循环图实现文件共享在严格的树形结构目录中,每个文件只允许有一个父目录,父目录可以有效地拥有该文件,其它用户要想访问它,必须经过其属主目录来访问该文件。
利用索引结点实现文件共享
文件的物理地址及其它的文件属性等信息,不再是放在目录项中,而是放在索引结点中。在文件目录中只设置文件名及指向相应索引结点的指针。
不同用户的文件目录虽不同,但都根据索引节点指向同一物理区的文件,实现共享。
利用符号链接实现文件共享
允许一个文件或子目录有多个父目录,但其中仅有一个作为主(属主)父目录,其它的几个父目录都是通过符号链接方式与之相链接。将要访问的文件(不在本目录下)的路径信息制作为一个LINK型文件,加入自身目录,访问该LINK文件时,系统根据LINK的路径访问文件真正的位置。
优点
在利用符号链方式实现文件共享时,只是文件主才拥有指向其索引结点的指针;而共享该文件的其他用户则只有该文件的路径名,并不拥有指向其索引结点的指针。这样,也就不会发生在文件主删除一共享文件后留下一悬空指针的情况。当文件的拥有者把一个共享文件删除后,如果其他用户又试图通过符号链去访问一个已被删除的共享文件,则会因系统找不到该文件而使访问失败,于是再将符号链删除,此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问题
当其他用户去读共享文件时,系统是根据给定的文件路径名逐个分量(名)地去查找目录,直至找到该文件的索引结点。因此,在每次访问共享文件时,都可能要多次地读盘。这使每次访问文件的开销甚大,且增加了启动磁盘的频率。此外,要为每个共享用户建立一条符号链,而由于链本身实际上是一个文件,尽管该文件非常简单,却仍要为它配置一个索引结点,这也要耗费一定的磁盘空间。
文件保护
(1) 人为因素——存取控制机制(2) 系统因素——系统容错技术
(3) 自然因素——建立后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