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学习日记9

------<a href="http://www.itheima.com" target="blank">Java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Net培训</a>、期待与您交流!

IO流分类:

按处理数据的单位分为:字节流、字符流

按数据流的方向分为:输入流、输出流

按功能分为:节点流、处理流

    在碰到io流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进行操作

 1,明确源和目的
   源:输入流。InputStream   Reader
 目的:输出流。OutputStream  Writer
2, 操作的数据是否是纯文本
   是:字符流
  不是:字节流
3, 当体系明确后,在明确要使用哪个具体的对象
   通过设备来进行区分:
    源设备:内存,硬盘,键盘
  目的设备:内存,键盘,控制台
一  ,讲一个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存储到另一个文件中。复制文件 


      源:使用读取流。InputStream   Reader
      是不是操作文本文件
      是!选着 Reader


        接下来明确要使用该体系中的哪个对象
       明确设备:硬盘。上一个文件
       Reader体系中可以操作文件的对象是FileReader
      是否需要提高效率:是 。加入Reader体系中的缓冲区BufferedReader
        FileReader fr=new FileReader("a.txt");
        BufferedReader bufr=new BufferedReader(fr);


    目的:OutputStream  Writer
     是否是纯文本
    是Writer
       Writer体系中可以操作文件的对象是FileWriter
      是否需要提高效率:是 。加入Reader体系中的缓冲区BufferedWriter
        FileWriter fw=new FileWriter("b.txt");
        BufferedWriterr bufr=new BufferedWriter(fw);


节点流:可以从一个特定的数据源(节点)读写数据,如文件、内存

处理流:连接在已存在的流(节点流或处理流)之上,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为程序提供更为强大的读写功能。

 


FileReader:read()读取一个字符就返回,read(char[])可以将每次读取的数据缓存到char数组中,当char数组中数据写满时再返回

BufferedReader:内部封装了一个长度为8192的char数组用做缓冲区,将每次从底层流读取的数据写入缓冲区,在调用read()、read(char[])、readLine()方法时,实际上是从内部的缓冲区中获取数据。

注:使用BufferedReader读取数据时,它会先判断内部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如果没有,则先往缓冲区填充数据,再从中取出数据并返回。

 


 

FileWriter:内部封装了一个长度为1024的char数组用做缓冲区,当缓冲区写满数据时,才往硬盘上写数据。

BufferedWriter:内部封装了一个长度为8192的char数组用做缓冲区,当缓冲区写满数据时,才往底层流写数据。

注:当调用wite(char[])方法时,如果参数的长度大于了其内部缓冲区的长度,则会直接调用底层流。

 

 


FileInputStream:read()读取数据时调用本地方法(native)并直接将数据返回,read(byte[])可以将每次读取的数据缓冲到byte数组中,当byte数组中的数据写满时再返回,read(byte[])也是本地方法。有时读取到的一个字节可能是-1,但是文件并没有读取到结尾,为了避免错误的返回-1,在读取到一个字节时,将其提升为int类型(int intResult = byteResult&0xff),前面3个8位补0,而使用write()方法写数据时,又会将这个int类型的数字强转为byte类型,这样就得到了数据的原始状态。

BufferedInputStream:内部封装了一个长度为8192的byte数组用做缓冲区,将每次从底层流读取的数据写入缓冲区,在调用read()、read(byte[])方法时,实际上是从内部的缓冲区中获取数据。

注:使用Buffer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时,它会先判断内部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如果没有,则先往缓冲区填充数据,再从中取出数据并返回。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