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浮动哦

本文介绍了CSS中的浮动概念及其带来的高度塌陷问题,并详细探讨了多种解决浮动问题的方法,包括使用额外标签、伪元素等。

一:分类

1)清除浮动:清除对应的单词是 clear,对应CSS中的属性是 clear:left | right | both | none;
2)闭合浮动:更确切的含义是使浮动元素闭合,从而减少浮动带来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是闭合浮动

二:CSS中的定位机制:

  1. 普通流
    2.浮动
    浮动的框可以左右移动,直至它的外边缘遇到包含框或者另一个浮动框的边缘。浮动框不属于文档中的普通流,当一个元素浮动之后,不会影响到块级框的布局而只会影响内联框(通常是文本)的排列,文档中的普通流就会表现得和浮动框不存在一样,当浮动框高度超出包含框的时候,也就会出现包含框不会自动伸高来闭合浮动元素(“高度塌陷”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漂浮于普通流之上,像浮云一样,但是只能左右浮动。
    正是因为浮动的这种特性,导致本属于普通流中的元素浮动之后,包含框内部由于不存在其他普通流元素了,也就表现出高度为0(高度塌陷)。在实际布局中,往往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需要闭合浮动元素,使其包含框表现出正常的高度。
  2. 绝对定位

三:清理浮动的各种方法

其一,通过在浮动元素的末尾添加一个空元素,设置 clear:both属性,after伪元素其实也是通过 content 在元素的后面生成了内容为一个点的块级元素;

1)添加额外标签

通过在浮动元素末尾添加一个空的标签例如 div style=”clear:both”,其他标签br等亦可。

 <div class="wrap" id="float1">
<h2>1)添加额外标签</h2>
<div class="main left">.main{float:left;}</div>
<div class="side left">.side{float:right;}</div>
<div style="clear:both;"></div>
</div>
<div class="footer">.footer</div>

优点:通俗易懂,容易掌握
缺点:可以想象通过此方法,会添加多少无意义的空标签,有违结构与表现的分离,在后期维护中将是噩梦,这是坚决不能忍受的,所以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还是建议不要用了吧。

2)使用 br标签和其自身的 html属性
这个方法有些小众,br 有 clear=“all | left | right | none” 属性

 <div class="wrap" id="float2">
<h2>2)使用 br标签和其自身的 html属性</h2>
<div class="main left">.main{float:left;}</div>
<div class="side left">.side{float:right;}</div>
<br clear="all" />
</div>
<div class="footer">.footer</div>

3)父元素设置 overflow:hidden
通过设置父元素overflow值设置为hidden;在IE6中还需要触发 hasLayout ,例如 zoom:1;

 <div class="wrap" id="float3" style="overflow:hidden; *zoom:1;">
<h2>3)父元素设置 overflow </h2>
<div class="main left">.main{float:left;}</div>
<div class="side left">.side{float:right;}</div>
</div>
<div class="footer">.footer</div>

优点:不存在结构和语义化问题,代码量极少
缺点:内容增多时候容易造成不会自动换行导致内容被隐藏掉,无法显示需要溢出的元素;

4)父元素设置 overflow:auto 属性
同样IE6需要触发hasLayout,演示和3差不多
优点:不存在结构和语义化问题,代码量极少
缺点:多个嵌套后,firefox某些情况会造成内容全选;IE中 mouseover 造成宽度改变时会出现最外层模块有滚动条等,firefox早期版本会无故产生focus等,不要使用

优点:比空标签方式语义稍强,代码量较少
缺点:同样有违结构与表现的分离,不推荐使用

5)父元素也设置浮动
优点:不存在结构和语义化问题,代码量极少
缺点:使得与父元素相邻的元素的布局会受到影响,不可能一直浮动到body,不推荐使用

6)父元素设置display:table
优雅的 Demo
优点:结构语义化完全正确,代码量极少
缺点:盒模型属性已经改变,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得不偿失,不推荐使用

7)使用:after 伪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 :after是伪元素(Pseudo-Element),不是伪类(某些CSS手册里面称之为“伪对象”),很多闭合浮动大全之类的文章都称之为伪类,不过csser要严谨一点,这是一种态度。
由于IE6-7不支持:after,使用 zoom:1触发 hasLayout。
该方法源自于: How To Clear Floats Without Structural Markup
原文全部代码如下:
<style type="text/css"> .clearfix:after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height: 0; clear: both; visibility: hidden; } .clearfix {display: inline-block;} /* for IE/Mac */ </style> <!--[if IE]> <style type="text/css"> .clearfix {zoom: 1;/* triggers hasLayout */ display: block;/* resets display for IE/Win */} </style>

 .clearfix:after {content:"."; display:block; height:0; visibility:hidden; clear:both; }
.clearfix { *zoom:1; }

优点:结构和语义化完全正确,代码量居中
缺点:复用方式不当会造成代码量增加

其二,通过设置父元素 overflow 或者display:table 属性来闭合浮动。

原理见有道云笔记收藏

dnSpy是目前业界广泛使用的一款.NET程序的反编译工具,支持32位和64位系统环境。它允许用户查看和编辑.NET汇编和反编译代码,以及调试.NET程序。该工具通常用于程序开发者在维护和调试过程中分析程序代码,尤其在源代码丢失或者无法获取的情况下,dnSpy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V6.1.8版本的dnSpy是在此系列软件更新迭代中的一个具体版本号,代表着该软件所具备的功能与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对于处理.NET程序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两个版本,即32位的dnSpy-net-win32和64位的dnSpy-net-win64,确保了不同操作系统架构的用户都能使用dnSpy进行软件分析。 32位的系统架构相较于64位,由于其地址空间的限制,只能支持最多4GB的内存空间使用,这在处理大型项目时可能会出现不足。而64位的系统能够支持更大的内存空间,使得在处理大型项目时更为方便。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64位系统已经成为了主流,因此64位的dnSpy也更加受开发者欢迎。 压缩包文件名“dnSpy-net-win64.7z”和“dnSpy-net-win32.7z”中的“.7z”表示该压缩包采用了7-Zip压缩格式,它是一种开源的文件压缩软件,以其高压缩比著称。在实际使用dnSpy时,用户需要下载对应架构的压缩包进行解压安装,以确保软件能够正确运行在用户的操作系统上。 dnSpy工具V6.1.8版本的发布,对于.NET程序员而言,无论是32位系统还是64位系统用户,都是一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好工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架构,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下载使用。而对于希望进行深度分析.NET程序的开发者来说,这个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