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Retrofit用法详解

原文出处于此,我想再也找不到如此详细的用法详解了,涵盖使用代码示例使用示例的视频课件

我这里仅仅只把课件展示出来,如果有需要看代码或者视频学习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点击。

原文作者在使用retrofit编写基本的client端代码之前,先使用LoopBack搭建一个用于测试的api server,这一步不太清楚的同学可以去LooBack官网查阅一下,视频里也是粗略的有提到而已。

那么以下就是原作的课件了,当然,有部分是我在过程中补充的一些我的笔记,看看就好:

利用LoopBack搭建好一个api server之后,我们会在浏览器中看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由于原作的课件之中,这张截图始终无法显示,所以我猜测原作应该是想要把这张图放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LoopBack搭建好一个api server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去视频里把这张图截下来了,希望没有截错 ...)

在图中可以看到很多形式的api接口, 如POST GET PUT DELETE HEAD,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api测试我们android的代码。

现在,我们实现一个基本的rest api访问功能。

第零步,编写正式的代码前, 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在项目中引入retrofit类库, 因为我是用android studio来开发,所以需要在主module的build.gradle文件中加入retrofit的依赖, 在dependencies节点中加入如下代码:

 compile 'com.squareup.retrofit:retrofit:1.9.0'

同步一下gradle,会发现在项目的External Libraries中已经存在retrofit的类库了。

我们还需要做的另外一个配置是在清单文件中加入网络访问的权限。

第一步, 我们需要实现一个和server端CoffeeShops Model相对应的java实体类, 我们取名为CoffeeShop, (理论上如果害怕麻烦的话,可以直接将java实体类与server端一一对应,但也可仅仅取出所需字段),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ffeeShop extends BaseHttpModel {
    public int id;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brand;
    public String made_in;
}

我这里补充一个截图,server端CoffeeShops Model有如下字段:

BaseHttpModel类代码:

public class BaseHttpModel {
    //方便打印返回数据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ew Gson().toJson(this);
    }
}

第二步,我们需要写一个接口,这个接口里的方法和服务器端的api一一对应:

public interface LoopBackService {
    @POST("/CoffeeShops")
    void postCoffeeShop(@Body CoffeeShop coffeeShop, Callback<CoffeeShop> cb);


    @GET("/CoffeeShops")
    void getCoffeeShop(Callback<List<CoffeeShop>> cb);

    @PUT("/CoffeeShops")
    void putCoffeeShop(@Body CoffeeShop coffeeShop, Callback<CoffeeShop> cb);

    @DELETE("/CoffeeShops/{id}")
    void deleteCoffeeShop(@Path("id") int id, Callback<Object> cb);
}

第三步, 我们需要实现一个Client类, 这个类可以返回一个第二步接口的一个实例

public class RestClient {
    private static LoopBackService service;

    private RestClient() {};

    public static LoopBackService getService() {
        if (null == service) {
            service = new RestAdapter.Builder()
                    .setEndpoint(Config.API_HOST)
                    .setLogLevel(RestAdapter.LogLevel.FULL)
                    .build()
                    .create(LoopBackService.class);
        }
        return service;
    }
}

观察上面的代码,我们使用单例来保证程序中只存在一个service的实例, 这里并没有考虑线程安全,因为我觉得这里并不需要考虑子线程调用的问题。

好,到这里,一个基本的api访问的代码已经编写完毕, 剩下的工作就是使用我们上面三步的代码来访问api数据。

我们在LoopBackService接口里写了4个方法, 我们在界面上相对应的放置4个按钮,来分别实现访问这4个api的动作。

完整的代码示例,可自行下载查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imulink平台构建的锂电池供电与双向DCDC变换器智能切换工作的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状态荷电(SOC)自动或手动切换两种工作模式:一是由锂离子电池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向负载供电;二是由直流可控电压源为负载供电并同时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为锂离子电池充电。文中不仅提供了模式切换的具体逻辑实现,还深入探讨了变换器内部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机制以及电池热管理模型的关键参数设定方法。此外,针对模型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调试建议。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与电源转换设备交互机制的研究者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锂电池供电系统的性能,特别是涉及双向DCDC变换器的应用场合。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细节,从而提高实际项目的设计效率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为了确保仿真的准确性,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注意一些特定条件,如仿真步长限制、电池初始SOC范围以及变换器电感参数的选择等。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震荡发散现象,文中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