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主键生成策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Hibernate的九种主键生成策略,包括identity、sequence、hilo、native、uuid、assigned、seqhilo、increment和foreign。通过示例展示了它们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例如,identity适用于MySQL,sequence适用于Oracle,uuid提供高效率但查找较慢,而increment不适用于集群环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identity
采用数据库提供的主键生成机制,mysql常用(mysql提供了主键自增功能)。写法如下;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Integer id;

2,sequence
采用序列的值设置主键,oracle常用。写法:

@Id
@SequenceGenerator(name = "SEQ_STORE", sequenceName = "SEQ_ID", allocationSize = 1) //name是生成器的别名,sequenceName才是数据库真正的序列名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SEQUENCE, generator = "SEQ_STORE") //这里的generator使用别名
@Column(name = "id")
private Long id;

3,hilo
hilo(高低位方式high low)是hibernate最常用的一种生成方式,需要一张额外的表来保存hi的值,保存hi值的表至少有一条记录。可以跨数据库。数据库表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表中需要有一条初始记录:
这里写图片描述

Java实体类写法如下:

@Id
@GenericGenerator(name="hiloseq",strategy="hilo", //别名和strategy
    parameters={
        @Parameter(name="table",value="hibernate_hilo"),  //hilo表名
        @Parameter(name="column",value="next_hi"),  //表中的列名
        @Parameter(name="max_lo",value="10")  //最大值
    }
)
@GeneratedValue(generator="hiloseq")  
private int id;

注意:max_lo的配置,这个配置代表服务器一次运行期间最多生成的id的数量,这分为2种情况:
(1)服务器生成id的数量小于max_lo,如下(Hilo 是实体类名):

for(int i=0;i<5;i++){
    Hilo hilo=new Hilo();
    hilo.setName("haha");
    session.save(hilo);
}

每次运行结果如下:
第一次运行,数据表的id是 11,12,13,14,15,hibernate_hilo的next_hi变成2;
第二次运行,数据表的id是 22,23,24,25,26,hibernate_hilo的next_hi变成3;
第三次运行,数据表的id是 33,34,35,36,37,hibernate_hilo的next_hi变成4;
。。。
(2)服务器生成的id的数量大于max_lo,如下:

for(int i=0;i<12;i++){
    Hilo hilo=new Hilo();
    hilo.setName("haha");
    session.save(hilo);
}

每次运行结果如下:
第一次运行,数据表的id是 11-22,hibernate_hilo的next_hi变成3;
第二次运行,数据表的id是 33-44,hibernate_hilo的next_hi变成5;
第三次运行,数据表的id是 55-66,hibernate_hilo的next_hi变成7;
。。。
也就是说,hibernate会比较本次服务器运行期间生成的id数量和max_lo的大小,当id数量大于max_lo时会自动计算需要多少个max_lo(这里是15/10+1=2,因此next_hi会每次增加2)。
从上面看出,max_lo的大小并不会对系统功能造成影响。至于效率的问题,暂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暂不清楚是否会影响效率。

4,native
由hibernate根据使用的数据库自行判断采用identity,hilo,sequence 的其中一种作为主键生成方式,例如在mysql下就是identity,oracle就是sequence(需要一个名为默认的hibernate_sequence的序列),如果是hilo,则需要hibernate默认的表 hibernate_unique_key 和默认的字段 next_hi 。写法:

@Id
@GenericGenerator(name="nativeTest",strategy="native")
@GeneratedValue(generator="nativeTest")
private Integer id;

5,uuid
采用128位的uuid算法生成主键,uuid被编码为一个32位16进制数字的字符串。

@Id
@GenericGenerator(name="uuidtest",strategy="uuid")
@GeneratedValue(generator="uuidtest")
private String uuid;

uuid的优势:是hibernate生成的,不需要数据库的参与,因此效率比较高;
uuid的缺点:查找比较慢,不如自增的数字型主键。

6,assigned
程序在插入数据库时指定id,数据库不参与主键的生成。写法:

@Id
@GenericGenerator(name="assigned",strategy="assigned")
@GeneratedValue(generator="assigned")
private Integer id;

插入时的写法:

Assigned assigned=new Assigned();
assigned.setId(1);//必须
assigned.setName("aname");
session.save(assigned);

7,seqhilo
sequence和hilo的结合,hilo的高位由sequence产生(普通hilo的高位保存在数据表中),用得很少。

8,increment
由Hibernate在内存中生成主键,每次增量为1,不依赖于底层的数据库,因此所有的数据库都可以使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是Hibernate生成的,所以只能有一个Hibernate应用进程访问数据库,否则就会产生主键冲突,不能在集群情况下使用 。插入数据的时候hibernate会给主键添加一个自增的主键,但是一个hibernate实例就维护一个计数器,所以在多个实例运行的时候不能使用这个方法 。写法:

@Id
@GenericGenerator(name="incre",strategy="increment")
@GeneratedValue(generator="incre")
private Integer id;

插入时写法(Incre是实体类):

Incre incre=new Incre();
incre.setName("name");
session.save(incre);//每次插入时,会首先从incre表中查找当前最大id,然后在此基础上加1作为新记录的主键,这样的好处是跨数据库,缺点在于多个线程同时运行时主键会冲突。

9,foreign
使用外部表的字段作为主键
例如在一对一主键映射时,假设Peron表和Card表一一映射。Person实体类的主键生成方式可以自由选择,而Card实体类中的主键生成方式就应该是foreign。如下是Card实体类中的写法(详见一对一主键映射):

//设置主键生成方式为person表的主键
@Id
@GenericGenerator(name="foreignGenerator",strategy="foreign",
        parameters={@Parameter(value="person",name="property")})
@GeneratedValue(generator="foreignGenerator")
private int i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