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客户期望的接口,允许不同接口的类协同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其中对象适配器更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在系统需要使用不符合接口要求的类或者为了提高代码复用和灵活性时,适配器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模式动机

通常,客户类(client of class)通过类的接口访问它提供的服务。有时现有的类(existing class )可以提供客户类的功能需要,但是它所提供的接口不一定是客户类所期望的。这是由于现有的接口名称与客户类所查找的不同等诸多不同原因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 现有的接口需要转化 (convert) 为客户类期望的接口,这样保证了对现有类的重用。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可以完成这样的转化。

二、模式定义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其别名为包装器(Wrapper)。适配器模式既可以作为类结构型模式,也可以作为对象结构型模式。

三、模式结构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四、参与者

  • Target:目标抽象类
  • Adapter:适配器类
  • Adaptee:适配者类(被适配)
  • Client:客户类

五、示例代码

package design.pattern;

abstract class Player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lay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abstract void attack();

    public abstract void defense();
}

class Forwards extends Player {
    public Forwards(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void attack() {
        System.out.println("前锋" + name + "进攻");
    }

    public void defense() {
        System.out.println("前锋" + name + "进攻");
    }
}

class ForeignCent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oreignCent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进攻() {
        System.out.println("外籍中锋" + name + "进攻");
    }

    public void 防守() {
        System.out.println("外籍中锋" + name + "防守");
    }
}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Player {

    private ForeignCenter fc;

    public Adapter(String name) {
        super(name);
        fc = new ForeignCenter(name);
    }

    public void attack() {
        fc.进攻();
    }

    public void defense() {
        fc.防守();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layer pp = new Forwards("Patrick Patterson");
        pp.attack();

        Player ym = new Adapter("姚明");
        ym.attack();
    }
}
  • 模式结构
    适配器模式

六、扩展介绍

开发过程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日志接口,但新的日志接口和以前的不一样

适配器模式

  • 类适配器
    类适配器
   class DatabaseLogAdapter : DatabaseLog, Ilog
    {
        public void Write()
        {
           this.WirteLog();
        }
    }
    class FileLogAdapter : FileLog, Ilog
    {
        public void Write()
        {
            this.WirteLog();
        }
    }
  • 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
    注意上图中的依赖关系应为聚合关系
    class LogAdapter : Ilog
    {
        private Log log;
        public LogAdapter(Log log)
        {
            this.log = log;
        }
        public void Write()
        {
            log.WriteLog();
        }
    }

上两种适配方式,可以看出在类适配方式中,是通过类的继承来实现的,同时也具有接口ILog的所有行为,这些就违背了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的类的单一职责原则,而对象适配器则是通过对象组合的方式来实现的,则符合面向对象的精神,所以推荐用对象适配的模式。

  • 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 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类来重用现有的适配者类,而无须修改原有代码。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将具体的实现封装在适配者类中,对于客户端类来说是透明的,而且提高了适配者的复用性。
    • 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通过使用配置文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适配器,也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适配器类,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 模式使用

    • 系统需要使用的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要求。
    • 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这些源类不一定有很复杂的接口。
    • (对象适配器而言)在设计里,需要改变多个已有子类的接口,如果使用类的适配器模式,就要针对每一个子类做一个适配器,而这不太实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