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en一个文件
一个Linux进程启动后,会在内核空间创建一个PCB进程控制块,PCB是一个进程的私有财产。
这个PCB中有一个已打开文件描述符表,记录着所有该进程打开的文件描述符以及对应的file结构体地址。
默认情况下,启动一个Linux进程后,会打开三个文件,分别是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分别使用了0、1 、2号文件描述符。
当该进程使用函数open打开一个新的文件时,一般会在内核空间申请一个file结构体,并且把3号文件描述符对应的file指针指向file结构体。
代码如下:
testOpen.c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 open("./log.txt", O_RDWR); printf("new fd = %d\n", fd); }
原理图如下:
process table entry就是进程的文件描述符表,file table entry用来记录文件的读写打开模式,当前文件偏移量,以及v-node指针。
v-node table entry是虚拟文件系统对应的文件节点,i-node是磁盘文件系统对应的文件节点。通过这两个节点就能找到最终的磁盘文件。
每一个进程只有一个process table entry,一般情况下默认使用 fd 0、fd1、fd2,新打开的文件log.txt将使用
fd 3。
2、两个进程同时open一个文件
两个进程同时open一个文件,这个时候的原理图如下:
因为现在是两个进程,所以process table entry进程控制块也是两个,每个进程控制块中各自维护一个张文件描述符表,同时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都各自申请了一个file table entry。
由于打开的是同一一个文件,所以file table entry都指向了同一个v-node。
两个file table entry,怎么去证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