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文件操作

本文深入解析Python中文件的访问方式及操作流程,包括读模式、写模式、追加模式、二进制模式和读/写模式。详细阐述了如何打开、读取、写入文件,以及如何使用常用命令进行文件的删除、检查、分割、重命名和获取属性等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地址:http://www.pythontab.com/html/2012/pythonjichu_1224/55.html

一:知识点

对文件的访问方式一般有三种模式:读模式('r')、写模式('w')或追加模式('a').  另外两种可混合使用的模式: 二进制模式(‘b’),读/写模式(‘+’)。 如:‘rb’: 读取二进制文件模式      ‘r+’:可读可写模式

写文件的流程:1:可写方式打开文件    2:写文件操作     3:关闭文件

读文件流程:1: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2:读取文件(使用readline方法读文件的每一行。这个方法返回包括行末换行符的一个完整行。所以,当一个 空的 字符串被返回的时候,即表示文件末已经到达了,于是我们停止循环。)  3:关闭文件

二:操作

打开文件:

open("pathname","model","buffering"),后面的两个参数可选,不填model,默认以只读方式打开,buffering:0/false无缓冲   1/true 有缓冲

file("pathname",'model')

两者的区别是用open函数,文件必须已经存在,否则会报找不到文件的错误;用file函数,文件存在则打开,不存在就创建。

\

上例中若两文件均不存在,则用open函数打开的就会报错,用file函数打开的会自动创建再打开:

\

读/写文件:

f.read() 读出所有内容;f.read(4)  读取前4个字符      f.write()  追加的形式写入   f.tell()  返回所读取文件内字符的长度。

\

输出:\

f.seek(offset,whence)

offset:将光标移到offset定义的下标位置,在此处开始插入或读取文件     whence:偏移量表示从什么位置开始算offset,默认为0-----表示光标从文件头开始算起     1:表示相对于当前位置的移动,offset可以是负数     2:光标从文件结尾处开始算起

\

输出:\

python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


函数用来删除一个文件:os.remove()

检验给出的路径是否是一个文件:os.path.isfile()

检验给出的路径是否是一个目录:os.path.isdir()


返回一个路径的目录名和文件名:os.path.split()     eg os.path.split('/home/swaroop/byte/code/poem.txt') 结果:('/home/swaroop/byte/code', 'poem.txt')

分离扩展名:os.path.splitext()

获取文件名:os.path.basename()

重命名:os.rename(old, new)

获取文件属性:os.stat(file)

修改文件权限与时间戳:os.chmod(file)

获取文件大小:os.path.getsize(filename)

os.mknod("test.txt")        创建空文件
fp = open("test.txt",w)     直接打开一个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文件

关于open 模式:

w     以写方式打开,
a     以追加模式打开 (从 EOF 开始, 必要时创建新文件)
r+     以读写模式打开
w+     以读写模式打开 (参见 w )
a+     以读写模式打开 (参见 a )
rb     以二进制读模式打开
wb     以二进制写模式打开 (参见 w )
ab     以二进制追加模式打开 (参见 a )
rb+    以二进制读写模式打开 (参见 r+ )
wb+    以二进制读写模式打开 (参见 w+ )
ab+    以二进制读写模式打开 (参见 a+ )

 

fp.read([size])                     #size为读取的长度,以byte为单位

fp.readline([size])                 #读一行,如果定义了size,有可能返回的只是一行的一部分

fp.readlines([size])                #把文件每一行作为一个list的一个成员,并返回这个list。其实它的内部是通过循环调用readline()来实现的。如果提供size参数,size是表示读取内容的总长,也就是说可能只读到文件的一部分。

fp.write(str)                      #把str写到文件中,write()并不会在str后加上一个换行符

fp.writelines(seq)            #把seq的内容全部写到文件中(多行一次性写入)。这个函数也只是忠实地写入,不会在每行后面加上任何东西。

fp.close()                        #关闭文件。python会在一个文件不用后自动关闭文件,不过这一功能没有保证,最好还是养成自己关闭的习惯。  如果一个文件在关闭后还对其进行操作会产生ValueError

fp.flush()                                      #把缓冲区的内容写入硬盘

fp.fileno()                                      #返回一个长整型的”文件标签“

fp.isatty()                                      #文件是否是一个终端设备文件(unix系统中的)

fp.tell()                                         #返回文件操作标记的当前位置,以文件的开头为原点

fp.next()                                       #返回下一行,并将文件操作标记位移到下一行。把一个file用于for … in file这样的语句时,就是调用next()函数来实现遍历的。

fp.seek(offset[,whence])              #将文件打操作标记移到offset的位置。这个offset一般是相对于文件的开头来计算的,一般为正数。但如果提供了whence参数就不一定了,whence可以为0表示从头开始计算,1表示以当前位置为原点计算。2表示以文件末尾为原点进行计算。需要注意,如果文件以a或a+的模式打开,每次进行写操作时,文件操作标记会自动返回到文件末尾。

fp.truncate([size])                       #把文件裁成规定的大小,默认的是裁到当前文件操作标记的位置。如果size比文件的大小还要大,依据系统的不同可能是不改变文件,也可能是用0把文件补到相应的大小,也可能是以一些随机的内容加上去。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以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随后通过仿真平台分析了不同调制方式的抗干扰性能、信道估计算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同步技术的实现与分析。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代码实现,涵盖OFDM系统的基本仿真、信道估计算法比较、同步算法实现和不同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此外,还讨论了信道特征、OFDM关键技术、信道估计、同步技术和系统级仿真架构,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如深度学习增强、混合波形设计和硬件加速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尤其是对OFDM技术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从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多径信道环境下的性能表现;②掌握MATLAB/SIMULINK在无线通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③评估不同调制方式、信道估计算法和同步算法的优劣;④为实际OFDM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还附带了大量的MATLAB代码示例,便于者动手实践。建议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代码进行调试和实验,以加深对OFDM技术的理解。此外,文中还涉及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趋势,如AI增强和毫米波通信,为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