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结构
1、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是什么
网络体系结构即指网络的层次结构和每层所使用的的协议的集合。
2、网络体系结构
3、TCP和UDP
共同点:都属于传输层协议
不同点:TCP 有连接,可靠
UDP 无连接,不保证可靠
二、TCP通信
1、TCP服务器/客户端通信
服务器端代码:
客户端代码:
2、TCP握手协议(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1、第一次握手:Client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j并 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server确认。
2、第二次握手: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Client请求建立连接, Server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k,并将该数据包发 送给Client以确认连接请求,Server进入SYN_RCVD状态。
3、第三次握手:Client收到确认后,检查ack是否为j+1,ACK是否为 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ACK置为1,ack=k+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Server查 ack是否为k+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Client和Server进入 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和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四次挥手:
1、第一次挥手:A数据传输完毕需要断开连接,A的应用进程向TCP 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FIN = 1,序号seq = u),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 接,进入FIN-WAIT-1状态,等待B的确认。
2、第二次挥手:B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即发出确认报( ACK=1, 确认号ack=u+1,序号seq=v),B进入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此时的TCP处于半关 闭状态,A到B的连接释放。而A收到B的确认后,进入FIN-WAIT-2状态,等待B发出 的连接释放报文段。
3、第三次挥手:当B数据传输完毕后,B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FIN= 1,ACK = 1,序号seq = w,确认号ack=u+1),B进入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 等待A 的最后确认。
4、第四次挥手:A收到B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对此发出确认报文段 (ACK = 1,seq=u+1,ack=w+1),A进入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此时TCP未 释放掉,需要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2MSL后,A才进入CLOSE状态。
3、TCP粘包问题
1、出现问题的原因:信道拥挤、读写速率不匹配
2、解决方案:适用于延时(用时间来匹配速率)
写多少读多少(适用同等大小缓存,让读写保持一致)
对粘合的包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