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7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下面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数据传输时,具体每个模型在干什么。
图1
大概过程是从客户端应用层开始,一步一步向下封装数据。服务器端从物理层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解封装传输的数据。结合图1,详细过程如下:
客户端:(封装)
1.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程序准备要传输的数据。
2.传输层:将文件分段并编号
3.网络层:在数据上加上目标IP地址和原IP地址
4.数据链路层:使用子网掩码,判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是不是在同一个网段,发现他们不是在同一个网段。需要利用路由器通信,利用ARP地址解析协议可以出路由器的Mac地址M2,加上客户端的Mac地址M1和路由器的Mac地址M2.。加上校验位。
5.物理层:以比特流传输数据
服务器端:(解封装)
1.物理层:接收比特流数据
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解析为数据帧(校验位+原Mac地址+目标Mac地址+原IP地址+目标IP地址)
3.网络层:将数据帧解封装,只剩下数据和IP地址
4.传输层:将数据包解封装为数据段
5.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接收客户端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