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讲解C# Event事件的时候。都是用的控制台应用程序。这个当然是有好处了,特别是对于我们理解委托(delegate)好处是非常多的。但要把它关联到WinFom里面的Event的时候难免会有点难。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下WinFom里面的Event是怎么出来的。当然前提是你已经理解了委托。理解委托,可以参看下面我转过来的那篇文章。
首先。我们新建个Windows应用程序。然后在Form上拖放个Button控件。然后双击Button按钮。让它生成一个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事件
接下来我们打开"Form1.Designer.cs"这个文件。查看里面的代码。
里面的部分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InitializeComponent()
{
this.button1 = new System.Windows.Forms.Button();
this.SuspendLayout();
//
// button1
//
this.button1.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82, 100);
this.button1.Name = "button1";
this.button1.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75, 23);
this.button1.TabIndex = 0;
this.button1.Text = "button1";
this.button1.UseVisualStyleBackColor = true;
this.button1.Click += new System.EventHandler(this.button1_Click);
//
// Form1
//
this.AutoScaleDimensions = new System.Drawing.SizeF(6F, 12F);
this.AutoScaleMode = System.Windows.Forms.AutoScaleMode.Font;
this.Client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292, 266);
this.Controls.Add(this.button1);
this.Name = "Form1";
this.Text = "Form1";
this.ResumeLayout(false);
}
注意看红色的那一段。像什么呢?对。增加委托事件到委托链里面。
也就是说:Click 是一个委托变量。那委托定义在哪儿呢。我们鼠标双击选中代码里面的Click,然后点击右键。选择转到定义。
然后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代码
//
// 摘要:
// 在单击控件时发生。
public event EventHandler Click;
我们接着双击选中EventHandler,在点击右键,选择转到定义
然后我们又可以看到
// 摘要:
// 表示将处理不包含事件数据的事件的方法。
[Serializable]
[ComVisible(true)]
public delegate void EventHandler(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看到没有。真正的定义在这里。可以看下它的签名是不是跟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一样的呢。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
Event的委托,程序已经给我们定义好了。变量也已经声明好了。我们呢,就只要写个跟委托具有相同签名的函数来加入这个委托链里面。
什么时候会加入委托链里面呢。
this.button1.Click += new System.EventHandler(this.button1_Click);
,就是这一句,从程序运行方面,当然是程序一运行的时候。跟委托具有相同签名的函数就加入到委托链里面了。
那什么时候执行呢,就是当我们单击Button的时候。我们就传送个单击按钮的消息给系统。
然后其它的事件就交给系统本身了。它自然会找到事件源,还有参数。也就是这两个了
sender,e了。
纯属个人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指出。by 情三。
C#事件(event)解析
事件(event),这个词儿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总是显得有些神秘,不易弄懂。而这些东西却往往又是编程中常用且非常重要的东西。大家都知道windows消息处理机制的重要,其实C#事件就是基于windows消息处理机制的,只是封装的更好,让开发者无须知道底层的消息处理机制,就可以开发出强大的基于事件的应用程序来。
先来看看事件编程有哪些好处。
在以往我们编写这类程序中,往往采用等待机制,为了等待某件事情的发生,需要不断地检测某些判断变量,而引入事件编程后,大大简化了这种过程:
- 使用事件,可以很方便地确定程序执行顺序。
- 当事件驱动程序等待事件时,它不占用很多资源。事件驱动程序与过程式程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程序不再不停地检查输入设备,而是呆着不动,等待消息的到来,每个输入的消息会被排进队列,等待程序处理它。如果没有消息在等待,则程序会把控制交回给操作系统,以运行其他程序。
- 事件简化了编程。操作系统只是简单地将消息传送给对象,由对象的事件驱动程序确定事件的处理方法。操作系统不必知道程序的内部工作机制,只是需要知道如何与对象进行对话,也就是如何传递消息。
有了这么多好处,看来我们的确有必要掌握它。俗话说:“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就让我们一步一步开始吧...
要讲事件,必然要讲到委托(delegate)。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浅显的比方来说明,这个比方可能不是十分恰当。比如你要租一个房屋,这是一个事件,那么委托就是房屋租赁中介,当你把租房子的消息告知中介后,中介就会产生出一套符合你要求的房屋租赁方案来。再由中介执行这套方案,你便租得了这个房屋,即事件被处理了。当然你也可以不通过中介,直接找房东,但如果没有互联网等工具,你如何得到谁出租房屋的信息?话题扯远了。
委托(delegate)
委托可以理解成为函数指针,不同的是委托是面向对象,而且是类型安全的。关于委托的理解,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C#委托之个人理解》。
事件(event)
我们可以把事件编程简单地分成两个部分:事件发生的类(书面上叫事件发生器)和事件接收处理的类。事件发生的类就是说在这个类中触发了一个事件,但这个类并不知道哪个个对象或方法将会加收到并处理它触发的事件。所需要的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存在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在.NET Framework中就是委托(delegate)。在事件接收处理的类中,我们需要有一个处理事件的方法。好了,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来实现一个捕获键盘按键的程序,来一步一步说明如何编写事件应用程序。
1、首先创建一个自己的EventArgs类。
引自MSDN:
EventArgs是包含事件数据的类的基类,此类不包含事件数据,在事件引发时不向事件处理程序传递状态信息的事件会使用此类。如果事件处理程序需要状态信息,则应用程序必须从此类派生一个类来保存数据。
因为在我们键盘按键事件中要包含按键信息,所以要派生一个KeyEventArgs类,来保存按键信息,好让后面知道按了哪个键。
























2、再创建一个事件发生的类KeyInputMonitor,这个类用于监控键盘按键的输入并触发一个事件:








































这里注意OnKeyDown( this, KeyEventArgs );一句,这就是触发事件的语句,并将事件交由KeyDown这个委托来处理,委托指定事件处理方法去处理事件,这就是事件接收方的类的事情了。参数this是指触发事件的对象就是本身这个对象,keyEventArgs包含了按键信息。
3、最后创建一个事件接收方的类,这个类先产生一个委托实例,再把这个委托实例添加到产生事件对象的事件列表中去,这个过程又叫订阅事件。然后提供一个方法回显按键信息。



















4、看一下如何调用
















总结:
C#中使用事件需要的步骤:
1.创建一个委托
2.将创建的委托与特定事件关联(.Net类库中的很多事件都是已经定制好的,所以他们也就有相应的一个委托,在编写关联事件处理程序--也就是当有事件发生时我们要执行的方法的时候我们需要和这个委托有相同的签名)
3.编写事件处理程序
4.利用编写的事件处理程序生成一个委托实例
5.把这个委托实例添加到产生事件对象的事件列表中去,这个过程又叫订阅事件
C#中事件产生和实现的流程:
1.定义A为产生事件的实例,a为A产生的一个事件
2.定义B为接收事件的实例,b为处理事件的方法
3.A由于用户(程序编写者或程序使用者)或者系统产生一个a事件(例如点击一个Button,产生一个Click事件)
4.A通过事件列表中的委托对象将这个事件通知给B
5.B接到一个事件通知(实际是B.b利用委托来实现事件的接收)
6.调用B.b方法完成事件处理
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