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算法:倍增法求最近公共祖先(LCA)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给定的有根多叉树中使用朴素算法和倍增法解决最近公共祖先问题,包括算法原理、时间复杂度分析和C++代码实现。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预处理和深度调整来减少查询时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公共祖先

最近公共祖先简称 LCA(Lowest Common Ancestor)。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就是这两个点的公共祖先里面,离根最远的那个。

题目链接

【模板】最近公共祖先(LCA)

题目描述

如题,给定一棵有根多叉树,请求出指定两个点直接最近的公共祖先。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三个正整数 N , M , S N,M,S N,M,S,分别表示树的结点个数、询问的个数和树根结点的序号。

接下来 N − 1 N-1 N1 行每行包含两个正整数 x , y x, y x,y,表示 x x x 结点和 y y y 结点之间有一条直接连接的边(数据保证可以构成树)。

接下来 M M M 行每行包含两个正整数 a , b a, b a,b,表示询问 a a a 结点和 b b b 结点的最近公共祖先。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 M M M 行,每行包含一个正整数,依次为每一个询问的结果。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5 5 4
3 1
2 4
5 1
1 4
2 4
3 2
3 5
1 2
4 5

样例输出 #1

4
4
1
4
4

提示

对于 30 % 30\% 30% 的数据, N ≤ 10 N\leq 10 N10 M ≤ 10 M\leq 10 M10

对于 70 % 70\% 70% 的数据, N ≤ 10000 N\leq 10000 N10000 M ≤ 10000 M\leq 10000 M10000

对于 100 % 100\% 100% 的数据, 1 ≤ N , M ≤ 500000 1 \leq N,M\leq 500000 1N,M500000 1 ≤ x , y , a , b ≤ N 1 \leq x, y,a ,b \leq N 1x,y,a,bN不保证 a ≠ b a \neq b a=b

样例说明:

该树结构如下:

第一次询问: 2 , 4 2, 4 2,4 的最近公共祖先,故为 4 4 4

第二次询问: 3 , 2 3, 2 3,2 的最近公共祖先,故为 4 4 4

第三次询问: 3 , 5 3, 5 3,5 的最近公共祖先,故为 1 1 1

第四次询问: 1 , 2 1, 2 1,2 的最近公共祖先,故为 4 4 4

第五次询问: 4 , 5 4, 5 4,5 的最近公共祖先,故为 4 4 4

故输出依次为 4 , 4 , 1 , 4 , 4 4, 4, 1, 4, 4 4,4,1,4,4

算法思想

朴素算法

可以每次找深度比较大的那个点,让它向上跳。显然在树上,这两个点最后一定会相遇,相遇的位置就是想要求的 LCA。 或者先向上调整深度较大的点,令他们深度相同,然后再共同向上跳转,最后也一定会相遇。

朴素算法预处理时需要 dfs 整棵树,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O(n) O(n),单次查询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O(n) O(n)。如果树满足随机性质,则时间复杂度与这种随机树的期望高度有关。

倍增法

倍增算法是最经典的 LCA 求法,是朴素算法的改进算法。通过预处理 f [ i ] [ j ] f[i][j] f[i][j] 数组,可以大幅减少了跳转次数。 f [ i ] [ j ] f[i][j] f[i][j] 表示点 i i i 的第 2 j 2^j 2j 个祖先。 f [ i ] [ j ] f[i][j] f[i][j] 数组可以通过 dfs 预处理出来。

根据倍增思想, f [ i ] [ j ] = f [ f [ i ] [ j − 1 ] ] [ j − 1 ] f[i][j]=f[f[i][j-1]][j-1] f[i][j]=f[f[i][j1]][j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寻找 LCA ( x , y ) \text{LCA}(x,y) LCA(x,y)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中,将 x , y x,y x,y 两点跳转到同一深度。
  • 在第二阶段中,从最大的 i i i 开始循环尝试,一直尝试到 0 0 0(包括 0 0 0),如果 f [ x ] [ i ] ≠ f [ y ] [ i ] f[x][i]\not=f[y][i] f[x][i]=f[y][i],则 x ← f [ x ] [ i ] , y ← f [ y ] [ i ] x\gets f[x][i],y\gets f[y][i] xf[x][i],yf[y][i],那么最后的 LCA 为 f [ x ] [ 0 ] f[x][0] f[x][0](或 f [ y ] [ 0 ] f[y][0] f[y][0])。

时间复杂度

  • 倍增算法的预处理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og ⁡ n ) O(n \log n) O(nlogn)
  • 单次查询时间复杂度为 O ( log ⁡ n ) O(\log n) O(logn)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5e5 + 5, M = 25;
vector<int> g[N];
int depth[N], f[N][M];
void dfs(int i, int fa)
{
    depth[i] = depth[fa] + 1;
    f[i][0] = fa; //初始状态
    //计算状态f[i][j]表示从i节点开始向上2^j个祖先
    for(int j = 1; j <= 20; j ++) f[i][j] = f[f[i][j - 1]][j - 1];
    for(int j : g[i]) if(j != fa) dfs(j, i);
}
int lca(int x, int y)
{
    if(depth[x] < depth[y]) swap(x, y);
    for(int k = 20; k >= 0; k --) //从大到小枚举向上跳的距离,直到跳到和y相同的高度
    {
        if(depth[f[x][k]] >= depth[y]) x = f[x][k];
    }
    if(x == y) return x;
    for(int k = 20; k >= 0; k --)
    {
        if(f[x][k] != f[y][k]) //只要祖先节点不相等就继续向上跳
        {
            x = f[x][k], y = f[y][k];
        }
    }
    return f[x][0]; //返回x或y的父节点
}
int main()
{
    int n, m, s;
    scanf("%d%d%d", &n, &m, &s);
    for(int i = 1; i < n; i ++)
    {
        int a, b;
        scanf("%d%d", &a, &b);
        g[a].push_back(b), g[b].push_back(a);
    }
    dfs(s, 0);
    while (m -- )
    {
        int x, y;
        scanf("%d%d", &x, &y);
        int ans = lca(x, y);
        printf("%d\n", ans);
    }
}
### 使用倍增法最近公共祖先 (LCA)算法实现与解释 #### 算法概述 倍增法是一种高效的动态规划技术,适用于处理静态树结构中的查询问题。该方法通过预先计算并存储每个节点的第 \(2^i\)祖先来加速后续查询过程。 #### 数据预处理阶段 为了能够快速定位任意两点间的最近公共祖先,在初始化时需构建辅助数组 `f` 和记录各顶点深度的数组 `depth` 。其中 `f[u][j]` 表示从节点 u 出发经过 \(2^j\) 步所能到达的父亲节点位置;当 j=0 时表示直接父亲节点的位置。 ```cpp void dfs(int node, int parent){ depth[node]=depth[parent]+1; f[node][0]=parent; // 初始化每一点的第一层祖先为自己真正的父节点 for(int i = 1 ;(1<<i)<=depth[node];++i) f[node][i]=f[f[node][i-1]][i-1]; for(auto child : adj[node]) if(child!=parent) dfs(child,node); } ``` 上述代码片段实现了自底向上的遍历操作,并完成了对 `f[][]` 数组以及 `depth[]` 数组的填充工作[^1]。 #### 查询函数设计 在完成数据准备之后就可以编写具体的询问逻辑了: 1. **调整两结点至相同高度** 如果两个待查节点不在同一层次,则先让较深的那个往上跳若干步直至两者处于平行状态为止; 2. **同步上升寻找共同祖先** 接着利用之前建立起来的信息表不断尝试使二者同时沿路径返回根部方向移动,直到它们首次交汇于某处即为目标答案所在之处。 3. **特殊情况判断** 若其中一个目标本身就是另一个的目标之一则无需执行第二步流程可直接给出结论。 下面是完整的 C++ 版本实现方式: ```cpp int lca_query(int a,int b){ if(depth[a]<depth[b]) swap(a,b); // 让a成为更深的一个点 for(int k=logn;k>=0;--k){ // 将a提升到b的高度 if((depth[a]-depth[b])&(1<<k)) a=f[a][k]; } if(a==b)return a; for(int k=logn;k>=0;--k){ if(f[a][k]!=f[b][k]){ a=f[a][k]; b=f[b][k]; } } return f[a][0]; } ``` 此段程序展示了如何基于前期准备工作高效地获取指定节点之间的最低公共祖先关系[^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少儿编程乔老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