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概述
1.Linux结构
- kernel: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管理等。 - shell:用户和内核之间的命令解释器
2.Linux特点
2.1 多任务
- CPU时间分片,分给不同的进程
2.2 多用户
- 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陆使用
2.3 功能强大的Shell
- Shell是一种解释型高级语言
2.3 安全保护机制
- 防止系统及其数据未经许可而被非法访问
2.4 稳定性好
2.5 用户界面
- 常用命令行界面,同时提供图形界面
2.6 移植性好
- 源代码用C语言写成,便于移植到其他计算机上
3.Linux的用户和用户组
用户有唯一的UID(User ID),用户组有唯一的GID(Group ID),一个用户组能包含多个用户。
- 用户ID信息文件:/etc/passwd,这是与用户相关的系统配置文件,系统所有的用户都在这里有登录记载
- 用户组信息文件:/etc/group
/etc/passwd 的内容理解
在/etc/passwd 中,每一行都表示的是一个用户的信息;一行有7个段位;每个段位
用 : 号分割,例如:
beinan: x :500:500:beinan sun:/home/beinan:/bin/bash
linuxsir: x :501:502::/home/linuxsir:/bin/bash
第一字段:用户名(也被称为登录名);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这两个用户的用户名分别是 beinan 和linuxsir;
第二字段:口令;在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x,其实密码已被映射到/etc/shadow 文件中;
第三字段:UID ;请参看本文的UID的解说;
第四字段:GID;请参看本文的GID的解说;
第五字段:用户名全称,这是可选的,可以不设置,在beinan这个用户中,用户的全称是beinan sun ;而linuxsir 这个用户是没有设置全称;
第六字段:用户的家目录所在位置;beinan 这个用户是/home/beinan ,而linuxsir 这个用户是/home/linuxsir ;
第七字段:用户所用Shell 的类型,beinan和linuxsir 都用的是 bash ;所以设置为/bin/bash ;
/etc/group 内容理解
/etc/group 的内容包括用户组(Group)、用户组口令、GID及该用户组所包含的用户(User),每个用户组一条记录;格式如下:
group_name:passwd:GID:user_list
在/etc/group 中的每条记录分四个字段:
第一字段:用户组名称;
第二字段:用户组密码;
第三字段:GID
第四字段:用户列表,每个用户之间用,号分割;本字段可以为空;如果字段为空表示用户组为GID的用户名;
4.Linux的用户和用户组查询、新增、删除和修改
4.1 用户
查询用户
id——查询当前用户的UID,GID
finger——查询当前用户属性信息
新增用户:useradd
useradd [-d /home/qi -m -u 2000 -g mms -s /bin/csh/] qi
- -d 设置用户的家目录
- -m 设置的家目录不存在时自动创建
- -u 设置用户的UID
- -g 设置初始的GID或组名
- -s 指定用户的shell,比如/bin/csh
- 最后的qi是用户名
当etc/default/useradd配置文件中规定了初始的用户组,shell等,可以直接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新用户
useradd qi
删除用户:userdel
userdel qi
userdel [-r] qi
- -r 连用户家目录一起删除
修改用户属性 usermod
usermod [-d /home/zhou -g ipcc] qi
- -d 修改用户家目录
- -g 修改初始用户组
4.2 用户组
新增用户组:groupadd [参数] [用户组名]
groupadd ipcc
groupadd [-g 2000] ipcv
- -g 指定GID
删除用户组:groupdel [用户组名]
groupdel ipcv
修改用户组 groupmod [参数] [用户组名]
groupmod [-g 2500 -n ipcc1] ipcc
- -g 修改组ID
- -n 修改组名
鄙人才疏学浅,以上内容,如有问题,欢迎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