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研发运营模式中,安全位置相对滞后,无法覆盖研发阶段的安全问题。
日前,《研发运营安全白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可信云线上峰会上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腾讯、华为、阿里、京东等诸多知名企业共同编制的,旨在用系统化、流程化方法梳理软件应用服务研发运营全生命周期安全及发展趋势,帮助从业者提升对软件应用服务研发运营安全的理解。
安全左移,构成新型研发运营安全体系的最初一步
白皮书中指出,近年来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软件应用服务自身存在的代码安全漏洞被黑客利用攻击。根据Verizon 、Forrester 以及Gartner 等全球知名机构、咨询公司所统计发布的研究数据来看,由程序中的代码安全漏洞以及权限设置机制等原因引发的Web应用程序威胁漏洞和因代码应用层存在安全漏洞,是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软件应用服务已经渗透至各行业领域中的当下,传统研发运营安全模式属于被动防御性手段,以防病毒、防火墙等为代表的安全功能关注的都是交付运行之后的安全问题,相对滞后的安全手段无法覆盖研发阶段代码层面的安全,其安全测试范围相对有限,且安全漏洞修复成本也更大。

《研发运营安全白皮书(2020年)》指出,安全左移是搭建新型研发运营安全体系的关键,需覆盖软件全生命周期,强调自动化与敏捷化,集成DevSecOps框架。白皮书由多家知名科技企业联合编制,旨在解决代码安全问题,降低修复成本,提升服务安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