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中断?
中断是一种处理器能够暂停当前任务并转向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机制。中断通常由外部硬件事件或内部条件触发,处理器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代码,跳转到一个预定义的 中断服务例程(ISR)进行处理。中断处理完成后,处理器会返回到暂停的位置继续执行。
2.中断的工作原理
- 触发中断:中断源(如外部按键、传感器、定时器等)触发中断信号。
- 处理中断:处理器响应中断并跳转到中断服务例程(ISR)。
- 返回执行:ISR 执行完后,处理器会恢复到之前的任务并继续执行。
3.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配置和使用中断
常见的中断类型
- 外部中断:如按钮按下、传感器信号变化等外部事件。
- 定时器中断:用于定时任务,例如每隔一定时间执行一次操作。
- 内部中断:例如硬件错误、程序异常等。
中断的基本配置步骤
- 启用中断:通常需要启用中断控制器,使能相关中断源。
- 配置中断优先级:某些中断源需要配置优先级,以决定处理顺序。
- 编写中断服务例程(ISR):中断发生时处理器会跳转到 ISR,编写这部分代码来处理特定任务。
- 全局启用中断:最后启用全局中断,使得中断机制生效。
4.中断服务例程(ISR)
中断服务例程(ISR)是处理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