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的选举机制
假设有五台服务器组成的zookeeper集群,它们的id从1-5,同时它们都是最新启动的,也就是没有历史数据,在存放数据量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假设这些服务器依序启动。
- 服务器1启动,但没过半数,
- 服务器2启动,它与最开始启动的服务器1进行通信,互相交换自己的选举结果,由于两者都没有历史数据,所以id值较大的服务器2胜出,但是由于没有达到超过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都同意选举它(这个例子中的半数以上是3),所以服务器1,2还是继续保持LOOKING状态;
- 服务器3启动,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服务器3成为服务器1,2,3中的老大,而与上面不同的是,此时有三台服务器选举了它,所以它成为了这次选举的leader.
- 服务器4启动,根据前面的分析,理论上服务器4应该是服务器1,2,3,4中最大的,但是由于前面已经有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选举了服务器3,所以它只能接收当小弟的命了.
- 服务器5启动,同4一样,当小弟
如果不是顺序启动,就看第三次启动的时候谁最大了
真实的集群是需要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的,但是在我们测试时同时启动十几个虚拟机内存会吃不消,所以我们通常会搭建伪集群,也就是把所有的服务都搭建在一台虚拟机上,用端口进行区分。这里,我直接在三台真实服务器上进行搭建。
三台服务器的IP分别是 10.xx.xxx.232(ubuntu02) 10.xx.xxx.233(ubuntu03) 10.xx.xxx.234(ubuntu04)
首先每台服务器上要进行jdk的安装,这里不再赘述,网上有很多
然后通过 xftp 把 zookeeper 的压缩包传到服务器上进行解压
创建data文件夹用来存放数据
进入 conf 下修改 zoo_sample.cfg 文件名为 zoo.cfg
通过scp命令,将zookeeper文件夹远程发送到另外两台机器上
修改conf下面的zoo.cfg文件,将dataDir修改为我们刚刚创建的data文件夹
另外两台机子同样如此
在每个zookeeper的 data 目录下创建一个 myid 文件,内容分别是1、2、3 。这个文件就是记录每个服务器的ID
每个节点的配置文件zoo.cfg中去配置
每台机器做相同的配置。解释:server.服务器ID=服务器IP地址:服务器之间通信端口:服务器之间投票选举端口
启动第一台机器,发现没有启动,那是因为集群要超过半数才能正常启动,少于半数无法运行
开启第二台机器发现
启动成功
模拟集群异常
如果停掉第三台机器,发现第一台和第二台状态都没有变化
如果此时再把第一台机器停掉,发现第二台服务器已经停止运行
此时再把第一台机器运行起来,发现第二台服务器又可以正常运行,而且依然是领导者
如果把第三台重启启动,挂掉第二台,发现第三台成为最新的领导者,也就是当集群中的主服务器挂了,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会自动进行选举状态,然后产生新的 leader
如果重新启动第二台服务器,发现第二台变为跟随着,第三台依然是领导者,也就是说,当领导者产生后,再次有新服务器加入集群,不会影响到现任的leader
Dubbo 连接 zookeeper 集群
修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调用者的spring 配置文件
<!-- 指定注册中心地址 -->
<dubbo:registry
protocol="zookeeper" address="10.xx.xxx.232:2181,10.xx.xxx.233:2181,10.xx.xxx.234:2181">
</dubbo:reg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