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数据扰动方法攻击技术综述
1. 引言
数据扰动是隐私保护数据挖掘(PPDM)中的常见方法,旨在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扰动后发布,供数据分析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隐私/准确性”,既不能让原始数据被轻易恢复,又要保证能挖掘出原始数据中的“模式”。数据扰动技术众多,包括加法、乘法、矩阵乘法、k - 匿名化等。本文主要聚焦于适用于连续数据的两种数据扰动方法:加法和矩阵乘法。一些PPDM研究人员模拟攻击者角色,利用扰动数据和先验知识来估计原始数据,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扰动技术的漏洞。
2. 定义和符号
- 原始数据集用一个n×m的实值矩阵X表示,每列是一个数据记录。
- 数据所有者对X进行扰动,生成n′ × m的数据矩阵Y并公开。
- 攻击者利用Y和其他可用信息估计X,记为ˆX。
- 假设原始数据集的每个记录是从一个n维随机向量X中独立采样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p.d.f.)未知。
- ΣX表示X的协方差矩阵,假设其所有特征值都不同且非零。
- 所有向量默认为列向量,矩阵A的转置记为AT,逆矩阵记为A−1(若存在),I表示单位矩阵,向量x的欧几里得范数记为||x||。
3. 攻击加法数据扰动
数据所有者将原始数据集X替换为Y = X + R,其中R是噪声矩阵,每列由一个均值为零的n维随机向量R独立生成。通常假设ΣR = σ2I,即R的元素独立地从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分布(如高斯分布和均匀分布)中生成,此时R被称为加性白噪声。以下是五种针对加法扰动的攻击技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