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架构与框架设计解析
1 分布式架构基础
1.1 移动对象与架构新途径
移动对象具有强大的潜力,其灵活性体现在可在本地、固定和移动对象之间进行选择,这为架构设计开辟了新的方向。比如在业务层跨机器共享方面,移动对象的概念恰好满足了实现共享层的需求。
1.2 对各层设计的影响
1.2.1 对接口控制层的影响
业务对象将包含所有业务逻辑,接口开发人员在编写表单、页面、服务或工作流活动代码时可直接使用业务对象。这样接口代码就能专注于数据展示、与用户交互以及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而且由于业务对象是移动的,它们会与接口控制代码在同一进程中运行,接口控制代码对业务对象的属性或方法调用可在本地完成,避免了网络延迟、编组等性能开销。
1.2.2 对数据访问层的影响
传统的数据访问层由与数据库和封装数据的对象进行交互的方法或服务组成,数据访问代码通常位于对象外部,这破坏了封装性。而现在可以将数据访问代码封装在业务对象内,或外部化为一组单独的对象。将数据访问代码直接包含在每个业务对象中有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好处,而将代码放在外部则有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优势。无论哪种方式,保持数据访问代码和业务逻辑的强逻辑分离都非常重要,使用完全独立的一组数据访问对象是实现数据访问层的一种清晰方式。
|方式|优点|
| ---- | ---- |
|封装在业务对象内|性能和可维护性好|
|外部化为单独对象|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好|
1.3 架构与框架
架构包括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逻辑架构定义应用程序中不同类型代码的职责分离,目标是使代码更易于维护、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