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自我与感知的奥秘
1. 意识的化学调制
意识状态会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麻醉剂、兴奋剂、抗抑郁药、麻醉品、神经递质等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会改变人的感知。尽管我们不能确定间隙连接是否控制意识,但有迹象表明它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1.1 化学物质对意识的影响
不同的化学物质对意识有着不同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化学物质的影响:
| 化学物质 | 作用 |
| ---- | ---- |
| 阿片类、多巴胺和GABAA激动剂 | 具有抗焦虑和抗癫痫作用 |
| 神经肽Y、加压素和催产素 | 具有抗抑郁特性 |
| GABAA受体拮抗剂 | 是惊厥剂 |
|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阿片类拮抗剂 | 会引发戒断反应 |
| σ1受体激动剂 | 能抵御氧化应激并具有抗抑郁作用 |
1.2 意识改变与神经元集合重组
当活跃的神经元集合发生重组时,意识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元集合的形成不仅取决于间隙连接,还与构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性有关。例如,在意识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和化学敏感性改变以及神经元对信号的反应性改变时,都能观察到神经元集合的重组。
1.3 化学物质与行为偏好
化学物质还能影响动物的行为偏好,如条件性位置偏好和位置厌恶。当动物在接触某种环境时受到愉快或不愉快的化学影响,之后它们会对该环境产生偏好或厌恶。能诱导条件性位置偏好的物质包括精神兴奋剂、多巴胺能、胆碱能、GABA能、肾上腺素能、腺苷能、血清素能和谷氨酸能药物、阿片类、P物质、胆囊收缩素、激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