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变化性、相关状态及抑制机制解析
意识的基本特性与变化
意识在我们的大脑中呈现出独特的特性。我们在短期记忆中一次只能保留少数几个对象,而处于清醒状态的大脑通常会集中注意力,仅感知一个输入图像,这个图像在空间和时间上可能是复杂多变的。当前的有意行为也是单一的,并且会主导其他可能的行动,尽管被主导的行为也可能相当复杂。图像是否进入意识,行动是否被执行,遵循全或无的原则。然而,意识的程度可以逐渐变化,或者至少存在几个不同的意识水平。
注意力与意识的概念相近,其水平显然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在习惯化过程中,动物在执行任务并关注刺激时,清醒状态下神经元反应的变异性会增加,而诱发的放电率在不同试验中的变异性会减小。觉醒似乎是一种分级状态,取决于大脑区域之间的耦合程度。在麻醉状态下,变异性会进一步降低,清醒、安静休息的大鼠的单个神经元放电率几乎是麻醉状态下的三倍。不过,注意力和意识是不同的现象,它们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不会。受试者可以在几乎没有自上而下注意力的情况下意识到一个孤立的对象(如标志性记忆、场景的主旨),反之,受试者也可以关注感知上不可见的对象(如启动效应、适应现象)。
不同意识状态解析
- 无意识状态
- 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期间的脑电图显示出较高的连贯性,这可以用纺锤波活动来解释,其频率低于γ振荡。感觉皮层在慢波睡眠期间的表面诱发电位在空间上的连贯性比清醒状态下要低。在慢波睡眠中,乙酰胆碱水平降至最低。
- 异相睡眠(快速眼动睡眠) :异相睡眠与清醒状态非常相似,在这两种状态下,神经元活动都具有去极化膜电位和增加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