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性能参数与干扰影响解析
1. 有效载噪比与干扰的关系
在存在干扰或干扰源的情况下,有效载噪比($C/N_0$)会受到显著影响。传统接收器前端能够接收到比以往认为可能的信号更弱的信号。对于使用噪声系数在1至3 dB之间低噪声放大器(LNA)的传统接收器,其采用标准相关处理器和积分时间,并提供所需的首次定位时间(TTFF)。
一些GPS频段的$C/N_0$余量非常窄,例如L2 P (Y) 码的结果甚至略低于弱信号水平。当使用噪声系数为1.3 dB的超低噪声LNA时,能达到较好的$C/N_0$值;而使用成本较低、噪声系数为3 dB的LNA时,载噪比会下降2.31 dB。以L1 C/A码为例,$C/N_0$将降至37.12 dB,L2 P(Y) 码则仅为31.12 dB。相比之下,伽利略系统的相应$C/N_0$值看起来要好得多,因为其最小接收信号功率较高,有足够的余量来补偿噪声系数较差的LNA。
在存在干扰源(干扰/信号比为J/S)时,有效载噪比$(\frac{C}{N_0}) {eff}$与干扰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程确定:
[
\left(\frac{J}{S}\right) {dB}=G_J - G_S + 10\log_{10}[Q R_c (A - B)]
]
其中:
[
A = 10^{\frac{(\frac{C}{N_0}) {eff}}{10}} \quad B = 10^{\frac{(\frac{C}{N_0})}{10}}
]
- $(\frac{C}{N_0}) {eff}$:存在干扰或干扰源时的有效载噪比(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