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换位密码:原理、应用与破解
1. 压缩函数与换位密码基础
在某些密码机制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明文的每个数字在顶行都有对应的数字,而底行可以跳过密文中的一些数字。但要注意,底行的数字不能重复,否则密文中的某些字母会被使用两次。数学家将这种函数称为一对一函数,密码学家则称其为压缩函数。例如:
1 2 3 4 5 6
2 1 4 3
由于密文中第二位置和第五位置的字母总是相同,所以解密时也可以使用如下函数:
1 2 3 4 5 6
5 1 4 3
这与扩展函数有关,因为扩展函数不是置换,所以没有真正的逆函数。
2. 置换乘积
当使用两个不同的置换密码进行两次加密时,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现象。
- 示例分析 :假设先用关键字“tale”(对应置换 1 2 3 4 变为 2 4 3 1 )对消息加密,再用关键字“poem”(对应置换 1 2 3 4 变为 3 4 2 1 )加密。
| 关键字 | 操作 | 明文 | 第一次密文 | 第二次密文 |
| ---- | ---- | ---- | ---- | ---- |
| tale | 加密 | theb | HBET | |
| tale | 加密 | attl | TLTA | |
| tale | 加密 | eand | ADNE | |
| tale |
换位密码原理与破解技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