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振荡模型与相关技术解析
1. 神经模型介绍
1.1 改进模型
存在对新皮质神经元的FHN模型的改进模型,为描述爆发神经元的动力学,Wilson添加了Ca⁺⁺电流和缓慢的Ca⁺⁺介导的K⁺超极化电流,该模型是对爆发神经元的Hindmarsh - Rose模型的改进。
1.2 Izhikevich型简化神经元
Izhikevich提出模型:
[
\begin{cases}
\frac{dv}{dt} = 0.04v^2 + 5v + 140 - w + I_{ext}\
\frac{dw}{dt} = a(bv - w)
\end{cases}
]
以及后放电重置条件:若(v \geq 30\ mV),则(v \leftarrow c),(w \leftarrow w + d)。此模型能生成多种放电模式,其计算负载约为13 MFLOPS,目前大规模神经网络模型常采用该模型。这种简化模型强调神经元的亚阈值动力学,对动作电位形状的准确性关注较少。与之对比,Wilson模型在描述亚阈值动力学和动作电位形状方面表现更好,但计算效率约为Izhikevich模型的十分之一。
2. 相关概念问答
2.1 极限环与中心
- 极限环更适合解释生物振荡器的原因 :极限环振荡对扰动的影响比与中心相关的振荡更具鲁棒性,且在实验研究的耗散动力系统中也会出现。
- 极限环包围的不动点性质 :预计不动点是螺旋点,直观上可能是不稳定螺旋点,但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