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成分分析(ICA)与语音音频编码技术解析
1. 独立成分分析(ICA)概述
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在降低输入数据空间维度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将输入信号分离为独立成分时,并非总是有效。因为PCA是从均方意义上捕获最大功率的成分,在某些条件下,如信号功率接近、输入切换或数字信号幅度增加等情况,PCA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例如,当数字信号幅度为1时,正弦和数字信号无法清晰分离。
为解决此类问题,Herault和Jutten提出了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ICA通过使用高阶统计量,借助非线性函数来解决许多PCA方法无法处理的盲源分离(BSS)问题。典型的两通道ICA系统方程如下:
- (y_1 = x_1 - x_2w_{12})
- (y_2 = x_2 - x_1w_{21})
- (\Delta w_{21} = \mu f(y_1)g(y_2))
- (\Delta w_{12} = \mu f(y_2)g(y_1))
其中(f())和(g())为非线性函数,如(g(y) = y^3),(f(y) = \arctan(y))等。实验表明,在约50个时钟周期后,能实现信号的良好分离,且学习时间较短。不过,Herault和Jutten的方法也存在局限性,无法推广到两个以上通道,且对增益较为依赖。
2. ICA预处理:白化和正交化
部分ICA算法需要对信号进行白化预处理,即将信号转换为使得其互相关矩阵(C_{xx})仅具有非零对角元素。PCA方法可用于信号白化:
Cxx = cov(x', 1);
[E, 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