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光子晶体中量子比特辐射衰变的抑制

光子晶体中量子比特辐射衰变的抑制

1. 光子晶体及其态密度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设计材料,使在其中传播的电磁场可能出现频率频谱带隙。这类材料被称为光子带隙(PBG)材料、PBG 晶体或光子晶体(PCs)。通常,PBG 材料内部电磁场的态密度(DOS)具有奇异性。

光子晶体的最初设想由 John 和 Yablonovitch 独立提出,他们认为介电常数呈周期性变化的材料对光子特性的影响,与半导体对电子特性的影响类似。不过,与半导体不同,光子晶体并非天然存在,需要人工制造。具体而言,要构建一个介电物质的周期性晶格,其周期与光的波长尺度相当。这种介电物质常见的有棒、球、板等,有时也被称作“介电原子”。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形成完整的 PBG,在此频率范围内,任何极化方向的电磁波都无法传播。

此外,还能通过局部破坏晶体晶格的周期性来制造点缺陷。这些缺陷可能源于“介电原子”介电常数(或等效的折射率)的改变,也可能是其尺寸的调整,甚至是“介电原子”的移除。破坏完美周期性后,点缺陷能将一个模式(或一组模式)“拉”入原本禁止的带隙中。由此产生的光子态即缺陷模式,它高度局域化,在晶体内部呈指数衰减,且其频率和对称性可被控制。缺陷周围的晶体如同高反射镜。若能控制损耗,就能得到高品质因数(Q 值)的微腔(尺寸约为光波长的立方 λ³)。这种微腔可在光学甚至近红外波长下工作,而在这些波长下,传统量子光学实验中使用的普通腔损耗较大。除了点缺陷,还可在原本完美的光子晶体结构中引入线缺陷,其可作为“无损耗”波导。结合线缺陷和点缺陷,就能制造出通道下降滤波器等全光电路所需的组件。

2. 光子晶体对量子比特自发辐射的抑制

光子晶体抑制光子自发发射的能力备受关注。在光子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