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原理、挑战与解决方案
1. 光纤特性与色散
1.1 零色散与低损耗波长
通过调整光纤形状,可使零色散点出现在接近 1.55mm 处,此位置能实现最低损耗,这是优化光纤性能的关键波长点。
1.2 色散平坦光纤
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权衡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可开发出色散平坦光纤。这种光纤能在更宽的波长范围内提升带宽特性,其折射率分布有特定设计。
1.3 不同类型光纤的色散特性
常见的光纤类型包括常规光纤、色散平坦光纤和色散位移光纤。常规光纤在约 1.55mm 处损耗最小,在 1.3mm 附近零色散。不同类型光纤的色散特性差异显著,具体如下表所示:
| 光纤类型 | 零色散波长 | 最大色散斜率 |
| — | — | — |
| 常规单模光纤 | 1.298 - 1.322mm(标称 1.31mm) | < 0.095 ps/(km·nm²) |
| 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 1.54 - 1.56mm(标称 1.55mm) | ≤ 0.07 ps/(km·nm²) |
1.4 带宽 - 长度积
带宽 - 长度积在零色散点(ZDP)处更大,但带宽取决于光源的光谱宽度。例如,对于 LED 发射器(光谱宽度 40nm),光纤在 ZDP 处的带宽 - 长度积约为 10 GHz/km;对于 LD 发射器(光谱宽度 2nm),该乘积超过 100 GHz/km。带宽 - 长度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 远离 ZDP 时:(B \times L \approx \frac{340.5}{s \times |\frac{dt}{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3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