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中的色散、损耗与类型解析
1. 色散现象与补偿方法
1.1 色散的基本表现
在光纤通信中,色散是一个重要的现象。以中心波长为1550nm的光谱宽度为例,光在传输1km后会被展宽16皮秒。如果光谱宽度为10nm,光纤长度为10km,脉冲将被展宽1600皮秒(即1.6纳秒)。并且,色散的正负值具有相同的效果,正负号仅表示较长或较短波长的传播速度快慢。
1.2 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色散补偿
当使用波分复用(WDM)时,多个波长会同时在光纤中传输。为了解决色散问题,常见的方法是在接收端使用一定量的色散补偿光纤(DCF)。通过选择与传输光纤色散效果相反的终端光纤,可以减少色散现象的影响。不过,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较长的光纤卷,通常放置在“披萨盒”中,这些光纤卷可能长达数公里。而且,选择“披萨盒”需要根据传输链路的长度来确定,额外添加的光纤会进一步影响衰减,因此在功率预算中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另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是使用可调色散补偿器。
1.3 非WDM光纤中的零色散点(ZDP)
对于非WDM使用的光纤,发射机的最佳中心波长是色散为零的点,这个波长被称为λ0或零色散点(ZDP)。不同的光纤其ZDP值不同,这是光纤制造商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参数是零色散斜率(S0),它衡量的是离开ZDP时色散增加的速度。
在纯石英玻璃中,ZDP自然出现在1.27微米处。为了利用ZDP,理论上可以寻找发射1.27微米光的激光器。但实际上,玻璃波导会因瑞利散射而产生损耗,瑞利散射会随着波长的增长而减小。因此,可以向玻璃中添加掺杂材料,将ZDP移至1.3 - 1.6微米的范围内,许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