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 web开发之 基于雪花算法生成用户ID与自增id,uuid对比

本文探讨了数据库主键选择的三种常见策略:自增ID、UUID和雪花算法。自增ID因顺序性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和分库分表时的冲突;UUID虽然无序,但会导致B+树频繁调整,降低插入性能;雪花算法结合了两者优点,提供高性能、分布式友好的ID生成方案。文章提供了相关资源链接和Go、Java实现的示例。

一: 为啥不用自增id作为用户的id?

  • 有两方面的考虑:
    • (1)首先: id长度不一,且太具有顺序性!数据安全性差! 轻易就可以知道自己是该站点第几个注册的用户。并且如果是注册的新用户,还可以知道当前站点已经有多少个注册用户! 这是不太好的,信息安全问题。
    • (2)其次: 数据量庞大,进行分库分表的时候, 不同库中的用户id可能发生重复。假设第一个库已经有 1亿个用户,那为了保证不重复,第二个机器,或者表,只能从大于 一亿的 位置开始。 ,必须要大于1亿很多,因为第一台机器还会继续增长,可能导致增长过程中重复!

二:为啥不使用uuid

  • 啥是 uuid?来自百度百科的截图。 (我之前写登录时,图形验证码的保存,也用到过 uuid,当做key存储进redis)
    • 目前最广泛应用的UUID,是微软公司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而其他重要的应用,则有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LUKS加密分区、GNOME、KDE、Mac OS X等等棘突
    • uuid 是一长串用 - 分隔的 字符, 图中介绍描述uuid 有 128长, 32字节表示。并且是无序的!这点很关键。 我在B站上看到讲解 B+树和mysql 索引的文章,其中讲到 页结构,和插入数据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默认插入数据会以主键作为索引,建立聚簇索引。 在磁盘中将数据读取是按照页(逻辑单位)进行的。 每一页的大小默认是 16KB。因为作为主键的话,内部插入默认排序。 uuid是无序的,导致每次的插入结果不一定,增加时间开销。 如果是自增id,每次都是在后面进行插入了。
    • 每一次UUID数据的插入都会对主键的b+树进行很大的修改,这一点很不好,插入完全无序,不但会导致一些中间节点产生分裂,也会白白创造出很多不饱和的节点,这样大大降低了数据库插入的性能。
      • 顺序的插入,总数能不断达到饱和节点,每个节点存储足够多的关键字。 随意插入还需要判断往哪插入,插入的当前页,可能会造成分裂,改变B+树结构。
      • 插入效率低。

三:雪花算法(snowflake)

  • 雪花算法是Twitter开源的由64位整数组成的分布式ID,性能较高,并且在单机上递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全长64位。
    • 第一部分,是1bit: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