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云计算网络:技术、挑战与应用
1. 物联网通信协议
物联网环境中,多种通信协议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协议:
-
Zigbee
:为物联网环境中的中程通信提供框架,支持多设备在低数据速率下的互操作性。它工作在三个不同频率:868MHz(1 个信道,最高 20kbps 数据传输速率)、902 - 928MHz(10 个信道,最高 40kbps 数据传输速率)和 2.4GHz(16 个信道,最高 250kbps 数据传输速率)。支持网络节点的数据包中继,具有低功耗、高效率的特点。支持星型、点对点、基于簇树和网状等网络拓扑,定义了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三种节点类型,有 Zigbee 和 Zigbee pro 两种变体,其中 Zigbee pro 支持可扩展、安全且性能更优的多对一路由方案。
-
6LoWPAN
:负责在低功耗有损网络中优化 IPv6 数据包传输,工作频率为全球 2400MHz - 2483.5MHz 和北美 902MHz - 929MHz。在物理层采用非时隙 CSMA/CA 模式的 802.15.4,由于 IPv6 支持最大传输单元 1280 字节,而 IEEE 802.15.4 仅支持 127 字节,因此在 MAC 和网络层之间包含一个适配层,负责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包头压缩以及数据链路层的路由。数据链路层路由分为 mesh - under 和 route - over 两种方案。
-
WirelessHART
:基于 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 协议,由 Rosemount Inc. 开发,1986 年成为开放协议。有支持模拟和数字信号的点对点模式以及仅支持数字信号的多点模式,是早期现场总线的实现。包含无线现场设备、网关和网络管理器三个主要元素,支持网状和星型网络拓扑,用于过程自动化、资产管理、位置确定和控制应用。
-
Z - Wave
:一种低功耗无线电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家庭自动化和安全系统。是 Zigbee 在中小范围连接中的更简单、廉价替代方案,工作在 908.42MHz、868.42MHz 和 2.4GHz 三个免授权频段,采用网状网络拓扑,支持一个网络中有 232 个设备,设备分为控制器和从设备两类。
-
其他协议
:包括 ISA 100.11a、蓝牙、RFID、近场通信(NFC)等,这些协议为物联网环境提供直接或间接支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数据传输、产品跟踪、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这些协议的简单对比表格:
| 协议名称 | 工作频率 | 数据传输速率 | 网络拓扑 | 应用场景 |
| ---- | ---- | ---- | ---- | ---- |
| Zigbee | 868MHz、902 - 928MHz、2.4GHz | 最高 20kbps、40kbps、250kbps | 星型、点对点、簇树、网状 | 中程通信、多设备互操作 |
| 6LoWPAN | 2400MHz - 2483.5MHz(全球)、902MHz - 929MHz(北美) | - | - | 低功耗有损网络 IPv6 传输 |
| WirelessHART | - | - | 网状、星型 | 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 |
| Z - Wave | 908.42MHz、868.42MHz、2.4GHz | - | 网状 | 家庭自动化、安全系统 |
2. 物联网网络问题与挑战
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处理能力、体积小和能量受限的特点,其网络面临低吞吐量和高数据包丢失率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拥塞加剧、有效负载小以及设备移动导致的网络拓扑频繁变化。传统互联网不适合受限的物联网设备,专有非 IP 解决方案的网关和 API 定制后难以维护和管理。
为使传统互联网适用于物联网设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基于 IP 的解决方案,包括 6LoWPAN、Routing Over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ROLL)和 Constrained RESTful Environment(CoRE)三个工作组。6LoWPAN 专注于在 IEEE 802.15.4 支持的网络上传输和接收 IPv6 数据包的头部压缩和封装;ROLL 是一种新的路由协议,负责优化网络中的存储和节能;CoRE 将物联网设备的集成从网络层扩展到服务层。
3. 物联网网络的服务质量(QoS)
物联网网络在运行阶段需要维护多种服务质量(QoS),旨在通过控制网络流量保证物联网环境中的服务交付。由于设备配置和特性的异构性,产生的流量也可能是异构的。物联网网络策略包括四个关键 QoS 策略:
-
资源利用
:对数据传输和接收中的存储和带宽利用进行控制。
-
数据及时性
:衡量特定信息的新鲜度,在接收端进行测量。
-
数据可用性
:衡量发送者向接收者提供的有效数据量。
-
数据交付
:衡量从源到目的地可靠数据的成功交付情况。
以下是物联网网络服务质量策略的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LR
A[物联网网络] --> B[资源利用]
A --> C[数据及时性]
A --> D[数据可用性]
A --> E[数据交付]
4. 云计算概述
随着工业 4.0 愿景的推进,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使用大幅增加。工业物联网(IIoT)为各种软硬件组件提供协同工作的平台,其支持工业 4.0 的四大支柱为传感、通信、计算和网络,共同助力制造业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该过程涉及数据采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产生大量异构数据。因此,需要云计算与物联网环境融合,以提供大容量数据存储、高计算速度用于数据监控、可视化和分析、有效的数据采集以及随时随地的可扩展和安全服务。
云计算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可从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三个方面理解。基础设施涉及网络、通信、网络计算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平台作为中间件,实时提供数据库服务;应用支持根据应用类型进行决策的分析。
5. 云计算服务类型
云计算提供三种不同的服务:
-
软件即服务(SaaS)
:应用程序嵌入网络或软件程序支持,为客户提供订阅 - 使用功能,服务提供商管理所有活动。例如西门子开发的工业机械催化剂。
-
平台即服务(PaaS)
:允许企业自行开发应用程序,客户对应用和配置环境有完全控制权。如 GE 的 Predix、霍尼韦尔的 Sentience 和西门子的 MindSphere 等工业 PaaS 提供商。
-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提供大规模的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访问及配置服务,客户通过云访问和操作虚拟数据中心,也用于实现和部署 SaaS 和 PaaS。例如微软 Azure、IBM SmartCloud Enterprise、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 Rackspace 开放云等。
以下是云计算服务类型的简单列表:
- SaaS:工业机械催化剂(西门子)
- PaaS:Predix(GE)、Sentience(霍尼韦尔)、MindSphere(西门子)等
- IaaS:微软 Azure、IBM SmartCloud Enterprise、AWS、Rackspace 开放云等
6. 云计算部署模型
根据 NIST 提出的云计算参考架构,云的部署方式有三种:
-
公共部署模型
:云可供全球任何人或组织使用,虚拟化服务公开共享。例如谷歌计算引擎、AWS 和微软 Azure 等。
-
私有部署模型
:仅为单个组织定制使用,虚拟化服务仅在该组织的客户之间共享,由客户自行管理云,安全性高。如 Eucalyptus、OpenStack、OpenNebula 和 VMware vCloud 等云框架。
-
混合部署模型
:由两个或多个独特的云设置组成,可能是公共或私有的,结合了私有和公共模型的优点,提供在私有和公共云平台之间移动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灵活性。
以下是云计算部署模型的对比表格:
| 部署模型 | 使用对象 | 服务共享 | 管理方式 | 安全性 | 示例 |
| ---- | ---- | ---- | ---- | ---- | ---- |
| 公共部署模型 | 全球任何人或组织 | 公开共享 | 服务提供商 | 相对较低 | 谷歌计算引擎、AWS、微软 Azure |
| 私有部署模型 | 单个组织 | 组织内客户 | 客户 | 高 | Eucalyptus、OpenStack、OpenNebula、VMware vCloud |
| 混合部署模型 | 灵活 | 结合私有和公共特点 | 灵活 | 综合优势 | - |
7. 云计算的终端用户
终端用户是云计算的关键组成部分,部署的可扩展性取决于他们。终端用户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或行业,他们根据自身需求使用云服务。由于客户产品和服务的差异,云服务也有所不同,终端用户来自医疗保健、交通、制造工厂、炼油厂、采矿和海洋科学等不同领域和应用场景。
8. 云计算架构
云旨在提供 IaaS、PaaS 和 SaaS 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其一般架构由计算资源池组成,终端用户通过互联网上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按需访问这些资源,采用按使用付费的结构。以 Eucalyptus 云为例,它是用于构建与 AWS 兼容的私有和混合云的开源云框架,确保向终端用户提供基础设施和存储服务。其核心组件包括:
-
物理资源
:通过虚拟化在用户之间共享。
-
节点控制器(NCs)
:托管虚拟机(VMs)的物理机器。
-
集群控制器(CC)
:创建多个位于不同站点的节点控制器集群,负责在合格的 NCs 上调度用户请求的 VM。
-
存储控制器(SC)
:允许用户将数据存储为块存储,用户可根据需求创建存储卷,将其附加到云 VM 实例,存储数据并像使用外部 U 盘一样分离,即使云实例关闭,块存储中的数据仍然永久保存。
-
对象存储提供商(OSP)
:Eucalyptus 提供与 AWS S3(简单存储服务)兼容的存储,用于存储 VM 映像,S3 服务允许用户将定制的 VM 映像导入/导出到云。
-
云控制器(CLC)
:云的管理组件,处理用户在多个由 CC 管理的集群上调度 VM 的请求,根据物理资源的可用性做出高级调度决策。用户可以通过 API 和云管理控制台发出请求并访问云资源。
-
对象存储网关(OSG)
:允许用户访问 OSP 提供的服务。
在物联网网络中,云服务主要用于存储或计算目的。物联网传感器生成大量数据,发送到云节点进行存储和处理,具有可扩展计算能力的云节点高效处理这些数据,并使其随时可用,可从任何地方访问。物联网与云的数据通信模型被称为“物云”(CoT),数据由异构物联网设备通过不同通道生成,然后发送到云,在云层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以供高级用户应用,用户通过各种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访问处理后的数据。可以根据用户应用需求选择公共、私有或混合云部署模型。
9. 云计算与物联网集成的挑战
云计算解决了物联网的计算和存储相关问题,但这种集成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
通信协议标准化
:需要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以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
身份管理
:确保设备和用户的身份安全,防止非法访问。
-
服务质量保障
:保证在复杂的物联网环境中提供稳定的服务质量。
-
资源分配
:合理分配云计算资源,以满足物联网设备的需求。
-
数据存储位置
:确定数据在云中的存储位置,考虑数据安全和合规性。
-
安全和隐私问题
: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
-
云取证研究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需要开展相关的取证研究,以应对可能的安全事件。
10. 工业物联网中的云计算
工业物联网(IIoT)对云计算的需求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工业大数据存储需求、使用复杂算法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故障发生、远程配置和供应设备、实时监控设备以及确保在开放环境中的数据隐私和安全等。云计算平台在物联网中的使用方式可分为基于消费者和特定行业两种:
-
消费者物联网云平台
:为终端用户的特定应用提供资源,在使用成本方面具有适度的安全性和敏感性。
-
行业特定物联网云平台
:支持大量数据点,具有强大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对投资回报更为敏感。工业云平台的提供商众多,如博世 IoT、IBM Watson IoT、Cumulocity、英特尔 IoT、Uptake、Carriots、亚马逊 AWS、AirVantage、霍尼韦尔 Sentience、XMPRO、SAP Hana 云、GE Predix、西门子 MindSphere、C3IoT 等。
总之,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结合为工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面临着诸多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更广泛应用。
物联网与云计算网络:技术、挑战与应用
11. 物联网与云计算集成的优势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集成带来了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极大地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
-
数据集中管理
:云计算提供了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能力,能够将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分散在各个设备上,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
强大的计算能力
:云计算拥有强大的计算资源,可以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通过实时分析数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业务响应速度。
-
可扩展性
: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云计算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扩展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这种可扩展性使得企业能够轻松应对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
远程访问与控制
:借助云计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从任何地方远程访问和控制物联网设备。这为企业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运营成本。
以下是物联网与云计算集成优势的简单列表:
- 数据集中管理
- 强大的计算能力
- 可扩展性
- 远程访问与控制
12. 物联网与云计算集成的典型应用场景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集成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
智能城市
: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等收集城市各个方面的数据,如交通流量、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等。云计算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连接生产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云计算对工业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预测设备故障,实现智能制造。
-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物联网连接各种家电设备、传感器和智能门锁等,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家居设备。云计算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
-
智能医疗
:在智能医疗领域,物联网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医疗传感器等收集患者的健康数据,云计算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物联网与云计算集成典型应用场景的表格:
| 应用场景 | 物联网设备 | 云计算作用 | 应用效果 |
| ---- | ---- | ---- | ---- |
| 智能城市 | 传感器、摄像头 | 分析城市数据,提供决策支持 | 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 |
| 工业互联网 | 生产设备、传感器 | 优化生产过程,预测设备故障 |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 智能家居 | 家电设备、传感器 | 实现家居设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 提升家居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
| 智能医疗 | 可穿戴设备、医疗传感器 | 分析患者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 | 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
13. 未来发展趋势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集成将继续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以下是一些未来的发展趋势:
-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融合
:边缘计算将计算和数据存储靠近数据源,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未来,边缘计算将与云计算深度融合,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存储,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云计算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将与物联网和云计算相结合,实现对物联网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自动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点,将在物联网与云计算集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块链可以用于设备身份认证、数据安全共享和交易记录等方面,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
绿色云计算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云计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优化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物联网与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的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LR
A[物联网与云计算] --> B[边缘计算与云计算融合]
A --> C[人工智能结合]
A --> D[区块链技术应用]
A --> E[绿色云计算]
14. 总结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集成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变革。通过多种通信协议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支持。然而,这种集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通信协议标准化、身份管理、安全和隐私等问题。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云计算的应用满足了工业大数据存储、分析和预测等需求,推动了工业的智能化发展。同时,物联网与云计算的集成在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
未来,随着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与云计算的集成将更加深入和完善。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解决集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物联网与云计算的优势,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相关知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超级会员免费看
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