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女权主义:挑战与希望
1. 北欧地区女权主义面临的共性与差异
在探讨女权主义相关问题时,许多在北欧地区网络中讨论的问题并非该地区所独有。例如,2008 年经济危机后的紧缩政策是否强化了新自由主义,以及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否为典型的北欧现象,都难以断言。如今,北欧地区对女权主义的抵制与世界其他地区类似。“全球右翼”对性别和性取向的文化理解引发了诸多讨论,反女权主义成为全球右翼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其动员支持的关键要素。
目前,对北欧不同背景下女权主义抵制或性别平等解读的比较研究较少。我们可以将反女权主义研究与将女权主义视为霸权的研究联系起来,分析反女权主义是针对所有女权主义者,还是针对特定类型的女权主义,如反种族主义、后殖民或酷儿女权主义。
从北欧性别研究期刊的出版物和会议议程来看,21 世纪 20 年代初,反种族主义、后殖民、土著和酷儿女权主义(以及男性气质研究)已成为女权主义主题和叙事的核心部分,这与 20 世纪 70 年代或 90 年代相比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对移民、(反)种族主义、土著身份和(去)殖民化问题的强调,标志着女权主义叙事的转变以及其中蕴含的霸权。
2. 霸权女权主义及其影响
霸权女权主义的概念体现了定义女权主义和妇女运动叙事的权力。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的女权主义第二波浪潮中,北欧地区的霸权女权主义叙事边缘化了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者、酷儿和跨性别女权主义者以及土著女权主义者的叙事,限制了其他女权主义知识和政治的发展空间,也阻碍了对其他世界的想象。此外,这种霸权叙事将女权主义愿景局限于(二元)性别平等框架,往往从属于资本主义市场逻辑,强调男性承担部分照顾工作的转变。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